• jiàng
  • mén
  • cá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iàng mén qì cái

成语解释:能工巧匠废弃的材料。比喻无用的人

成语出处:清 冯桂芬《林文忠公祠记》:“公驰驱绝域,犹手笺酬答无间。匠门弃材,累公之明。”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用于自谦

繁体字形:匠門棄材

英文翻译:Abandoned materials

匠门弃材的意思

匠:1.工匠:铁匠。铜匠。木匠。瓦匠。石匠。能工巧匠。2.指在某方面很有造诣的人:宗匠。文学巨匠。

门:1.房屋、车船或用围墙、篱笆围起来的地方的出入口:前门。屋门。送货上门。2.装置在上述出入口,能开关的障碍物,多用木料或金属材料做成:铁门。栅栏门儿。两扇红漆大门。3.器物可以开关的部分:柜门儿。炉门儿。4.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门。闸门。球进门了。5.门径:窍门。打网球我也摸着点门儿了。6.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在指一般的家庭:张门王氏。长门长子。满门。双喜临门。7.宗教、学术思想上的派别:儒门。佛门。左道旁门。8.传统指称跟师傅有关的:拜门。同门。门徒。9.一般事物的分类:分门别类。五花八门。10.姓。

弃:1.放弃;扔掉:抛弃。舍弃。遗弃。弃权。弃之可惜。2.姓。

材:1.木料:木材。树木已经成材。2.原材料;资料:钢材。教材。3.人的资质能力:因材施教。4.从资质能力的高低来衡量的某种人:人材。蠢材。5.棺材:一口材。

成语评论

匠门弃材”这个成语,乍一听像在说被淘汰的边角料,其实藏着大智慧。比如老木匠看到徒弟把弯曲的木料丢进柴火堆,反而捡起来说:“这弧度正好能做把摇椅扶手。”徒弟纳闷:“这不就是废料吗?”师傅笑着敲了敲木头:“在造桌子的人眼里是废料,在造乐器的人手里可能就是珍宝。”

有人会问:为什么同一件东西在不同人眼里价值天差地别?这其实关乎视角的转换。就像博物馆修复师会把生锈的铜钱泡在酸性溶液里,普通人觉得是在破坏,实际上锈迹脱落后,钱币上的铸造年份反而清晰浮现。事物的价值往往取决于它是否被放在能发挥特性的环境里。

现代职场也有类似故事。某互联网公司把总爱挑刺的测试员调去产品策划部,结果他提的200多条“找茬意见”全变成了功能优化方案。这个曾被同事吐槽“只会挑毛病”的人,在新岗位成了团队宝藏。这让我想到:与其勉强改变人的特质,不如帮他找到适配的位置。

有个有趣的对比现象:建筑工地的碎瓷砖会被丢弃,但马赛克艺术家专门收集这些碎片创作壁画。这种反差印证了《庄子》说的“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当我们抱怨资源匮乏时,或许只是还没找到打开宝箱的钥匙。

最后留个思考题:你家里有没有闲置三年以上的物品?试着把它拿到阳光下换个角度观察,说不定能触发新的灵感。毕竟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

"匠门弃材"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