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í
  • jiē
  • kǒu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í zì jiē kǒu

成语解释:十字街头。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回:“当下去十字街口,不问军官百姓,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渠。”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形容大众谋生场所

繁体字形:十字街口

英文翻译:crisscross streets

十字街口的意思

十:1.九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表示达到顶点:十足。十分。十成的把握。3.姓。

字:1.文字:汉字。识字。字体。字义。常用字。2.(字儿)字音:咬字儿。字正腔圆。他说话字字清楚。3.字体:篆字。柳字。宋体字。美术字。4.书法作品:字画。一幅字。5.字眼;词:他说行,谁还敢说半个“不”字。6.字据:立字。收到款子,写个字儿给他。7.根据人名中的字义,另取的别名叫“字”:岳飞字鹏举。曾巩字子固。8.俗指电表、水表等指示的数量:这个月电表走了50个字,水表走了20个字。9.许配:待字。10.姓。

街:街道,两旁有房屋的比较宽阔的道路:大街小巷。

口:1.嘴。2.出入通过的地方:门口。海口。3.特指港口。也特指长城的关口:转口。出口转内销。口外。古北口。4.行业;系统;专业方向:对口支援。文教口。专业不对口。5.容器与外面相通的部位:碗口儿。瓶子口儿。6.指人口:户口。拖家带口。7.指口味:口重。8.破裂的地方:裂口。疮口。9.刀剑等的锋刃:刀卷口了。10.骡、马、驴等的年龄(因可以由牙齿的状况判断):这匹马六岁口。11.量词。用于人,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三口人。一口猪。两口缸。

成语评论

十字街口”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举个例子:老张站在十字街口,看着来往的车流,突然想起年轻时创业的艰难选择,感慨道:“人生啊,有时候真像这路口,选错了方向就得绕大弯。”这里的“十字街口”既指真实的路口,又暗喻人生重大抉择的时刻。

有人可能会问:成语非要和现实场景绑定吗?其实不然。比如描写小说主角在十字街口偶遇旧友,两人相视一笑化解了十年前的误会——这种用法单纯强调事件发生的地点,反而让画面更有烟火气。说白了,成语用得像不像,关键看它能不能让读者“一秒入戏”。

我注意到,现在年轻人更喜欢用这个成语表达抽象困境。比如同事吐槽:“公司要转型,我们部门就像站在十字街口,往前怕踩坑,回头又不甘心。”这种职场场景的迁移,反而让老成语焕发新活力。个人觉得,成语的生命力就在于它能跟着时代“变形”,不必拘泥于字面意思。

再举个反例:如果硬把“十字街口”塞进沙漠探险的故事里,说主角在沙丘十字街口迷了路,这就会显得突兀。成语使用讲究语境适配,就像炒菜放盐,撒对了地方才提鲜。试着把成语想象成调色盘里的颜料,画市井生活用浓墨,写武侠江湖就换淡彩。

观察发现,这个成语在口语中常被拆解使用。比如大妈们聊天:“那家奶茶店当初开在十字街口,现在分店都开到省城喽!”这里虽然没完整使用成语,但“十字街口”作为地标符号,依然传递出位置关键、机遇良多的隐含信息。语言本就是活水,能流动才有意思。

下次遇到需要表达“关键节点”或“多方交汇”的场景时,不妨让“十字街口”在句子里亮个相。它就像块多功能积木,放在记叙文里能搭出画面感,用在议论文里又能变成比喻的支点。记住,好成语不该锁在字典里,而是要跑到人们的舌尖上跳舞。

十字街口的造句

  1. 造句 我徘徊在十字街口,看着影子孤独的行走!
  2. 造句 在霓虹闪烁的十字街口,人来人往中,我快步的走进这个外表球型的大厦中.
  3. 造句 他的车在十字街口处突然转弯了.
  4. 造句 十字街口翠花楼的大门一开,从里走出来了一个身材挺拔眉目清秀的少年人。
  5. 造句 我们再冲起来,抵达前面的十字街口的为止,我们守住街口,阻断匪徒的进攻,村民就不会被冲散,这样更多的村民就会聚拢到我们身边。
  6. 造句 十字街口矗立着一座酒楼,招牌上三个金字“聚香楼”。
  7. 造句 站在十字街口,往四面眺望,见道路笔然,直通四面城门,轩敞非常,不过徘徊歧路时,人总是难以选择。
  8. 造句 奶糖今日吉事:开会幸运场所:十字街口。
  9. 造句 “其实,阴影和阳光一样,都是人生的财富。”整个漫长的冬日,几乎没有阳光眷顾我早上等车的地方,十字街口,永夜般氤氲着清晨的空气。世界安静如初,所有的所有在地面投下几道斑驳的影子。
  10. 造句 取舍,不甘,面对模糊不清的现在和遥不可及的未来,站在十字街口,她转身预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