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í chéng jiǔ wěn
成语解释:谓相当稳妥可靠。
成语出处: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我则道嫁良人十成九稳,今日个越不见末尾三稍。”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有很大的把握
繁体字形:十成九穩
英文翻译:90 percent sure
十:1.九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表示达到顶点:十足。十分。十成的把握。3.姓。
成:1.完成;成功(跟“败”相对):大功告成。事情成了。2.成全:成人之美。玉成其事。3.成为;变为:百炼成钢。雪化成水。4.成果;成就:坐享其成。一事无成。5.生物生长到定形、成熟的阶段:成虫。成人。6.已定的;定形的;现成的:成规。成见。成例。成药。7.表示达到一个单位(强调数量多或时间长):成批生产。成千成万。成年累月。水果成箱买便宜。8.表示答应、许可:成!就这么办吧。9.表示有能力:他可真成!什么都难不住他。10.姓。11.十分之一叫一成:九成金。村里今年收的庄稼比去年增加两成。
九:1.八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从冬至起每九天是一个“九”,从一“九”数起,二“九”、三“九”,一直数到九“九”为止:数九。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九尽寒尽。3.表示多次或多数:九霄。九泉。三弯九转。九死一生。4.姓。
稳:1.稳固;平稳:脚要站稳。把桌子放稳。时局不稳。他的立场很稳。2.稳重:稳健。沉稳。他做事很稳。3.稳妥:十拿九稳。稳扎稳打。4.使稳定:你先稳住他,别让他跑了。
“十成九稳”这个词听起来像是“十拿九稳”的变体,原意是形容成功率极高的事情。但为什么总有人说“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呢?其实,生活里大多数事本就不存在绝对确定性,而“十成九稳”更像是一种信心表达。
比如你花三个月复习考试,知识点全背熟了,这时候朋友问:“这次能过吗?”你回一句“十成九稳”,背后是刷过的题、熬过的夜给的底气。但换个角度看,就算复习再充分,考场突发肚子疼怎么办?所以“十成九稳”其实藏着两层意思:既承认努力的价值,也默认意外可能发生。
再举个职场例子。老板要你一周内搞定新项目,你说“十成九稳能完成”。这句话里的潜台词是什么?可能是团队协作顺畅,或是已有现成资源支持。但现实中,过度依赖“稳”的心态反而容易翻车——上周小王拍胸脯说方案没问题,结果打印机突然故障,差点耽误签约。可见,“稳”字背后需要应急预案托底。
有人会问:“既然做不到百分百,为什么还要用这种夸张说法?”我的观察是,这种表达本质上是一种心理暗示。就像运动员赛前告诉自己“一定能赢”,这种积极预期能提升专注力。但要注意区分自信和盲目——把“九成”说成“十成”可以鼓舞士气,但私下做计划时,最好按“七成把握”来做风险预案。
个人认为,“十成九稳”在现代社会更像是一种沟通策略。客户需要确定性时,你说“这事十成九稳”,既传递信心又留有余地。但真正聪明的人,会在说出这句话的同时,默默准备好B计划。毕竟,真正的“稳”不在于口头承诺,而在于对变数的敬畏与准备。
下次遇到别人说“十成九稳”,不妨多问一句:“剩下的那一成会是什么?”答案可能会揭示出事情的关键风险点,也可能展现出对方思考问题的深度。说到底,语言是工具,用得好能架桥,用不好就挖坑,关键看我们怎么理解其中的弹性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