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í
  • kǎo
  • jiǔ
  • bà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í kǎo jiǔ bàng

成语解释:谓严刑拷打。

成语出处: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二折:“待要你十拷九棒,万死千生,打杀这个射粮军,哥也,你可甚么那得甚福。”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十拷九棒

英文翻译:Nine sticks in ten copies

十拷九棒的意思

十:1.九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表示达到顶点:十足。十分。十成的把握。3.姓。

拷:打:拷打。拷问。拷掠(泛指刑讯)。三拷六问。

九:1.八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从冬至起每九天是一个“九”,从一“九”数起,二“九”、三“九”,一直数到九“九”为止:数九。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九尽寒尽。3.表示多次或多数:九霄。九泉。三弯九转。九死一生。4.姓。

棒:1.棍子:木棒。炭精棒。2.(体力或能力)强;(水平)高;(成绩)好:棒小伙子。字写得真棒。功课棒。

成语评论

说到"十拷九棒"这个成语,可能很多人会联想到古代衙门的场景。比如某县官审案时,对嫌疑人反复用刑逼供,这就是典型的"十拷九棒"。不过这种简单粗暴的办案方式,真的能查出真相吗?

现代职场中也存在类似现象。有些主管遇到问题就急着追责,像查案似的对员工轮番盘问。有个做设计的同事说:"上周客户临时改需求,主管像审讯犯人一样连续三天找我谈话,这哪是解决问题,分明是'十拷九棒'式管理。"这种高压手段往往适得其反,反而打击团队积极性。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要用这种费力不讨好的方式?其实背后是急于求成的心理在作祟。就像厨师炖汤总想掀开锅盖看熟没熟,结果反而延长了烹饪时间。工作中遇到问题,与其反复施压,不如给团队留出思考空间。记得有次项目延期,我们主管带着大家边喝奶茶边复盘,反而找出三个关键改进点。

家庭教育中也有类似情况。有些家长检查作业时,像审犯人似的追问每个解题步骤。邻居王叔有次自嘲:"昨晚给孩子讲题,说着说着就成了'十拷九棒'式辅导,结果孩子委屈得直抹眼泪。"其实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比揪着每个错误不放更重要。

个人觉得这个成语特别适合提醒我们把握分寸。古代衙门里"十拷九棒"容易造成冤假错案,现代管理中过度追问也可能掩盖真问题。就像钓鱼时频繁提竿查看,不仅钓不上鱼,还会吓跑鱼群。关键要找到既能了解情况,又不过度干预的平衡点。

最后想说,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遇到问题就像解开缠住的耳机线。与其生拉硬拽,不如耐心理顺每个结。有时候,给人留点喘息的空间,反而能更快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

"十拷九棒"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