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í
  • zhuō
  • jiǔ
  • zhe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í zhuō jiǔ zhe

成语解释:比喻很有把握。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老身这条计,是个上着……端的强如孙武子教女兵,十捉九着。”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状语;指很有把握

繁体字形:十捉九着

英文翻译:Catch nine

十捉九着的意思

十:1.九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表示达到顶点:十足。十分。十成的把握。3.姓。

捉:1.握;抓:捉笔。捉襟见肘。2.使人或动物落入自己的手中:捕捉。活捉。捉拿。捉贼。猫捉老鼠。

九:1.八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从冬至起每九天是一个“九”,从一“九”数起,二“九”、三“九”,一直数到九“九”为止:数九。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九尽寒尽。3.表示多次或多数:九霄。九泉。三弯九转。九死一生。4.姓。

着:[zhe]1.表示动作的持续:他打着红旗在前面走。他们正谈着话呢。2.表示状态的持续:大门敞着。茶几上放着一瓶花。3.用在动词或表示程度的形容词后面,加强命令或嘱咐的语气:你听着。步子大着点儿。快着点儿写。手可要轻着点儿。4.加在某些动词后面,使变成介词:顺着。沿着。朝着。照着。为着。[zhuó]1.穿(衣):穿着。吃着不尽。2.接触;挨上:附着。着陆。不着边际。3.使接触别的事物;使附着在别的物体上:着笔。着眼。着手。着色。着墨。不着痕迹。4.着落:寻找无着。5.公文用语,表示命令的口气:着即施行。[zháo]1.接触;挨上:上不着天,下不着地。2.感受;受到:着风。着凉。3.燃烧,也指灯发光(跟“灭”相对):炉子着得很旺。天黑了,路灯都着了。4.用在动词后,表示已经达到目的或有了结果:睡着了。打着了。猜着了。5.入睡:一上床就着了。[zhāo]1.下棋时下一子或走一步叫一着:高着儿。支着儿。2.同“招3”4.放;搁进去:着点儿盐。5.用于应答,表示同意:这话着哇!。着,咱们就这么办!

成语评论

你听说过“十捉九着”这个成语吗?第一次听到可能会联想到抓东西的场面。其实它原本用来形容猎人打猎的成功率高,现在更多用来比喻做事有把握、成功概率大。比如朋友想创业却犹豫不决时,你可以说:“市场调研都做三个月了,这项目简直是十捉九着,赶紧动手吧!”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十拿九稳’有什么区别?”问得好!两个成语都强调成功率高,但“十捉九着”更侧重行动后的结果验证。就像网购达人拆快递,拆十个包裹九个都符合预期,这种精准把控的状态,用“十捉九着”形容就特别贴切。

我有个有趣的观察:现代人用这个成语时,常和科技手段结合。比如程序员调试代码,连续解决九个bug后才说“十捉九着”;医生用智能诊断系统,十次判断九次准确。这种传统成语与新场景的碰撞,恰恰说明语言的生命力在于灵活运用。

不过要注意陷阱哦!去年帮亲戚装修,他说“选建材十捉九着”,结果九种材料选对了,偏偏浴室瓷砖色差严重。这说明再高的成功率,也要警惕那“第十次”的变数。所以我现在做事,即便有九成把握,还是会准备备用方案。

最后分享个小窍门:当你想用“十捉九着”鼓励别人时,试试结合具体数据。比如同事准备汇报提案,可以说:“客户需求匹配度90%,你这方案称得上十捉九着啦。”既有文化底蕴,又能增强说服力,这才是成语的正确打开方式。

"十捉九着"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