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í yuè huái tāi
成语解释:比喻事情成熟需要足够的时间
成语出处: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母亲
繁体字形:十月懷胎
英文翻译:Conception in October
十:1.九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表示达到顶点:十足。十分。十成的把握。3.姓。
月:1.月球;月亮:月食。月光。赏月。2.计时的单位,公历1年分为12个月。3.每月的:月刊。月产量。4.形状像月亮的;圆的:月琴。月饼。5.姓。
怀:1.胸部或胸前:掩着怀。小孩儿睡在妈妈怀里。2.心怀;胸怀:壮怀。襟怀。3.思念;怀念:怀乡。怀友。怀古。4.腹中有(胎):怀胎。怀孕。5.心里存有:怀恨。不怀好意。少(shào)怀大志。6.姓。
胎:1.人或哺乳动物母体内的幼体:胎儿。胚胎。怀胎。祸胎。2.怀孕或生育的次数:头胎。生过三胎。这头母猪一胎下了十二头小猪。3.衬在衣服、被褥等的面子和里子之间的东西:棉花胎。这顶帽子是软胎儿的。4.某些器物的坯:泥胎儿。景泰蓝的胎儿。5.轮胎:车胎。[英tyre]
“十月怀胎”常被用来形容需要长期投入才能收获成果的过程。比如,一位创业者可能会说:“创立这家公司就像十月怀胎,前期市场调研、团队磨合花了整整三年,如今产品终于上线了。”这里用“怀胎”比喻从零到一的积累,而“十月”则强调了时间跨度的重要性。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非要用“怀胎”作比喻?其实这个成语巧妙融合了自然规律和人类情感。就像婴儿在母体中需要完整发育周期,任何有价值的事业都需要经历必要的阶段。例如科研人员研发疫苗,从实验室数据到临床试验往往耗时数年,急功近利反而容易失败。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随处可见。我邻居张阿姨坚持每天晨跑三年,最近完成了人生首个马拉松。她说:“这和养孩子一个道理,前两年总觉得看不到进步,但量变终究会质变。”这种将长期主义具象化的表达,让抽象概念变得鲜活可感。
值得注意的是,现代社会推崇“快速见效”,但很多领域仍需要“十月怀胎”的耐心。个人认为,这种比喻的价值在于提醒我们:成长有它自己的节奏。就像培育新品种的玫瑰花,过早剪枝可能毁掉花期,适时等待才能见证绚烂绽放。
当我们谈论创新项目时,常听到这样的讨论:“团队已经‘怀胎’八个月,虽然还没出成果,但关键技术突破就在眼前。”这种表达既承认了过程的艰辛,又传递出对未来的笃定。它告诉我们:有价值的事物,往往藏在时光的褶皱里。
观察自然界的规律或许能带来启发:竹子用四年时间扎根,第五年才破土疯长;蝉蛹蛰伏地底十七年,只为盛夏的鸣唱。这些生命轨迹都在印证同一个道理——有些成就,注定需要时间的酝酿。而“十月怀胎”这个成语,正是对这种生命智慧的精妙提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