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iān liǎo bǎi dàng
成语解释:了:完了,结束;当:恰当。比喻妥帖、有着落。
成语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34卷:“圣人发愤便忘食,乐便忘忧,直是一刀两断,千了百当。”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千了百當
英文翻译:thousand finished and hundred perfected
千:1.数目。十个一百。2.比喻很多:千锤百炼。3.“秋千”的“千”。
了:[le]1.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a)用于实际已经发生的动作或变化:这个小组受到了表扬。水位已经低了两米。b)用于预期的或假设的动作:你先去,我下了班就去。他要知道了这个消息,一定也很高兴。2.用在句子的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变化或出现新的情况。a)表示已经出现或将要出现某种情况:下雨了。春天了,桃花都开了。他吃了饭了。天快黑了,今天去不成了。b)表示在某种条件之下出现某种情况:天一下雨,我就不出门了。你早来一天就见着他了。c)表示认识、想法、主张、行动等有变化:我现在明白他的意思了。他本来不想去,后来还是去了。d)表示催促或劝止:走了,走了,不能再等了!。好了,不要老说这些事了![liǎo]1.完毕;结束:了结。了账。没完没了。一了百了。不了了之。这事儿已经了啦!2.放在动词后,跟“得、不”连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办得了。做得了。来不了。受不了。3.完全(不);一点(也没有):了不相涉。了无惧色。了无进展。4.姓。5.明白;懂得:了然。了解。明了。了如指掌。
百:表示很多:百草。百货。百科全书。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精神百倍。百闻不如一见。
当:[dāng]1.担任:他当组长。2.承担:敢作敢当。3.主持:当家。4.相称:旗鼓相当(比喻实力相等)。5.应该:理当如此。6.介词。1.组成时间短语,表示事件发生的时间:当我到家时,他已经走了。正当大家吃饭的时候,他回来了。2.组成处所短语,表示事件发生的处所:当众出丑。当着大家的面把话讲清楚。7.阻挡:人民军队,锐不可当。8.拟声词。撞击金属器物的声音:丁丁当当。9.抵得上;等于:一以当十。[dàng]1.合适:处理得当。3.以为:我当你走了。4.当作:别把我当客人看待。5.指事情发生的(时间):当年。6.向当铺抵押实物借钱:把金表拿去当了。7.抵押在当铺里的实物:赎当。
最近同事小张总把"千了百当"挂在嘴边,这个词究竟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它形容事情安排得特别周全妥当,就像春节前大扫除时,你连窗帘钩都擦得锃亮,每个抽屉都分门别类整理好的状态。
举个接地气的例子:老李准备自驾游时,后备箱里急救包、车载充电器、备用机油一应俱全,连防蚊贴都按家庭成员人数分装。有人笑他带太多,他却说:"这才叫千了百当,万一路上遇到突发状况呢?"
不过要注意,这个成语有时也暗含"过度准备"的意味。上周公司年会,行政部提前三个月就开始筹划,结果现场签到系统反而因为调试太多次出了故障。这提醒我们:准备充分固然好,但也要给意外留点弹性空间。
生活中如何把握这个度呢?我个人习惯用"80%原则":把主要环节准备到位后,剩下的20%就交给临场应变。就像上周主持读书会,虽然没背完整篇讲稿,但提前准备好的思维导图和互动问题,反而让现场气氛更活跃。
有个有趣的现象:老一辈更喜欢用"千了百当"来形容婚丧嫁娶的准备,年轻人则常用来调侃游戏里的全成就收集。语言就像流动的河水,成语也在时代浪潮中不断获得新生命。
下次准备重要事项时,不妨先画个"准备金字塔":底层放必需品,中间是加分项,顶端留白给即兴发挥。毕竟,真正的周全不是面面俱到,而是让每个参与者都能找到舒适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