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iān tóu jú nú
成语解释:上千棵桔树就像上千个家奴。指前人为后人创造财富
成语出处: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前人为后人创造财富
繁体字形:千頭桔奴
英文翻译:A thousand orange slaves
千:1.数目。十个一百。2.比喻很多:千锤百炼。3.“秋千”的“千”。
头:[tóu]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头。梳头。平头。分头。你的脸形留这种头不合适。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头。笔头儿。中间粗,两头儿细。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头儿。提个头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啊!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头儿。蜡头儿。铅笔头儿。6.头目:李头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头儿。7.方面:他们是一头儿的。心挂两头。8.第一:头等。头号。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头车。头马。头羊。10.姓。[tou]1.(头儿)名词后缀。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头。石头。骨头。舌头。罐头。苗头。b)接于动词词根:念头。扣头。饶头。嚼头儿。看头儿。听头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头。甜头儿。2.方位词后缀:上头。下头。前头。后头。里头。外头。
桔:[jú]“橘”俗作“桔”。[jié]〔桔梗〕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花暗蓝色或紫色,供观赏。根可入药。
奴:1.旧社会中受压迫、剥削、役使而没有人身自由等政治权利的人(跟“主”相对):奴隶。农奴。2.青年女子的自称(多见于早期白话)。3.像对待奴隶一样地(蹂躏、使用):奴役。
“千头桔奴”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成千的橘树奴隶”,实际用来比喻许多人被同一件事物或规则束缚,失去自主性。比如在职场中,如果一家公司的员工每天只是机械地重复流程,没人敢提出新想法,我们就可以说:“这家公司仿佛养了一群‘千头桔奴’,大家埋头干活,却忘了抬头看路。”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会出现“千头桔奴”的现象?其实这常常和惯性思维有关。比如学校的标准化考试制度下,有些老师会抱怨:“现在的学生都成了‘千头桔奴’,解题步骤倒背如流,遇到开放性问题反而手足无措。”这种情况往往源于对“标准答案”的过度依赖,而非真正的能力培养。
有趣的是,“千头桔奴”不一定全是负面的。比如在农业合作社里,当大家统一按照科学方法种植柑橘时,“千头桔奴”反而成了高效协作的代名词。这让我想到:关键不在于是否“统一行动”,而在于行动背后是否有独立思考的空间。就像我老家果园的乡亲们,既遵守种植规范,又会根据天气变化灵活调整工序。
现代社会中,“千头桔奴”有了新变体。社交媒体上常见这样的现象:某个爆款视频出现后,立刻涌现几百个模仿者。用网友的话说:“刷十条视频八条在跳同一支舞,简直像捅了‘千头桔奴’的窝。”这种现象既反映了从众心理,也暴露出创意匮乏的问题。
要打破“千头桔奴”的循环,或许可以从“允许试错”开始。我观察到某些科技公司会设置“20%自由时间”,鼓励员工做工作外的探索项目。这种做法就像在橘园里留出几棵“实验树”,既保持整体秩序,又为创新留出呼吸空间。毕竟,真正的成长从来不是千万人迈同一步伐,而是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