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iān shān wàn shuǐ
成语解释:形容山水很多。比喻路途艰险、遥远。
成语出处:唐 宋之问《至端州驿见杜审言沈佺期题壁慨然成咏》诗:“岂意南中歧路多,千山万水分乡县。”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形容路途的艰难
繁体字形:千山萬水
英文翻译:numerous hills and streams
千:1.数目。十个一百。2.比喻很多:千锤百炼。3.“秋千”的“千”。
山:1.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高耸的部分:高山。山顶。2.像山的东西:冰山。3.蚕蔟:蚕上山了。4.山墙:房山。
万:[wàn]1.数目。十个一千。2.比喻很多:万众。万般。3.副词。极;很;绝对:万没想到。万不得已。[mò]〔万俟〕复姓。俟(qí)。
水:1.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化学式H2O。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101325帕)下,冰点0℃,沸点100℃,4℃时密度最大,为1克/毫升。2.河流:汉水。淮水。3.指江、河、湖、海、洋:水陆交通。水旱码头。水上人家。4.(水儿)稀的汁:墨水。药水。甘蔗的水儿很甜。5.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水。汇水。外水。6.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数:这衣裳洗几水也不变色。7.姓。
提到"千山万水"这个成语,你首先想到什么画面?是连绵不绝的青山,还是蜿蜒曲折的河流?其实这个成语早已超越了自然景观的原始含义。
去年朋友创业时,我给他写了封邮件:"虽然隔着千山万水,但你的项目进展我每天都在关注。"这里用地理距离比喻心理距离,传递的不仅是空间阻隔,更是超越阻隔的关切。成语的妙处在于,不需要直白说"我们离得远",画面感就自然浮现。
有人问,为什么用自然景观比喻困难?不妨想想古人出行条件:没有高铁飞机的时代,翻山越岭确实代表巨大挑战。但现代生活中,这个成语更多用来形容心理层面的障碍。比如同事间沟通不畅时,可以说:"明明坐在相邻工位,却像隔着千山万水。"
我发现这个成语特别适合用在转折语境。例如:"纵有千山万水阻隔,视频通话瞬间拉近距离。"既承认客观困难,又带出积极解决方案。这种用法既保留成语的古典韵味,又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当用在自我激励时,效果更显著。有个健身博主这样写道:"从200斤到马甲线,这中间何止千山万水。"用夸张的地理概念具象化减肥难度,既生动又充满闯关成功的自豪感。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成语不宜与具体数字搭配。比如"经历了三座大山五条河流"反而削弱了感染力。它的魅力恰恰在于模糊的壮阔感,就像水墨画的留白,给人无限想象空间。
下次遇到看似艰难的任务时,不妨试试这个成语。把"这个项目好难"换成"这个项目需要跨越千山万水",语言顿时有了画面和力量。汉语的智慧,往往就藏在四字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