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iān rì zuì jiǔ
成语解释:喝了能醉一千天的酒。比喻好酒
成语出处: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比喻好酒
繁体字形:千日醉酒
英文翻译:Drunk for a thousand days
千:1.数目。十个一百。2.比喻很多:千锤百炼。3.“秋千”的“千”。
日:1.太阳:日出。日落。2.指日本:日圆。日语。3.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白天(跟“夜”相对):日班。日场。日日夜夜。夜以继日。4.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一昼夜;天:今日。明日。改日再谈。5.用于计算天数:十日。多日不见。6.每天;一天天:日记。日产量。日新月异。生产日有增加。经济日趋繁荣。7.泛指一段时间:往日。来日。昔日。8.特指某一天:假日。生日。国庆日。9.姓。
醉:1.饮酒过量,神志不清:醉汉。喝醉了。醉得不省人事。2.沉迷;过分爱好:醉心。陶醉。听着这美妙的音乐,我的心都醉了。3.用酒泡制(食品):醉枣。醉蟹。
酒:1.用粮食、水果等含淀粉或糖的物质经过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如葡萄酒、白酒等。2.(Jiǔ)姓。
千日醉酒这个成语你听说过吗?它原本出自《世说新语》,讲的是有人喝了酿造千日的美酒,结果醉了整整三年。现在咱们用这个成语,常常比喻那些沉迷某件事到忘乎所以的状态。比如最近我看到邻居王叔整天抱着手机刷短视频,吃饭都顾不上,这不就是现代版的"千日醉酒"吗?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这个成语能流传千年?你看现在年轻人追剧能通宵,打游戏能连轴转,这不正说明"沉醉其中"是人性的共同特点吗?我大学室友就是个活例子,有次他迷上拼乐高,连续三天除了上厕所就没离开过书桌,拼完航母模型时眼睛都熬成了兔子眼。
不过问题来了,这种沉迷真的一无是处吗?记得去年公司接了个大项目,我们团队里的设计师简直像喝了千日醉,连续两周吃住在办公室。虽然当时看着心疼,但最后做出的方案让客户竖起了大拇指。所以说关键不在"醉",而在醉的是不是有价值的事。
现实中怎么把握这个度呢?我有个小窍门:给自己设个"醒酒闹钟"。比如看书入迷了,就定个两小时后的提醒;刷社交媒体时,用番茄工作法强制休息。就像酿酒要掌握火候,咱们做事也得学会在专注和放松之间找到平衡点。
最近发现个有趣现象:有些家长用"千日醉酒"来教育孩子。上周末在图书馆,听见个妈妈跟孩子说:"你看那个看书的哥哥,人家这才叫专注,哪像你写作业总走神。"其实我倒觉得,真正的专注不该是强迫的,而是像品好酒那样自然沉浸其中。
说到这儿,想起个职场故事。朋友公司有位程序员,为了攻克技术难关,在办公室睡了半个月行军床。后来项目成功了,他却说:"现在回头看,当时真该留点时间陪陪住院的老爸。"这让我明白,再美好的沉醉,也不能透支生活的其他可能。
现在科技发展给了我们更多"醉"的方式:短视频、手游、直播...有时候看着地铁里齐刷刷的低着头,感觉整个车厢都在集体"千日醉"。但换个角度看,能让人全情投入的事物,不正是生活多彩的证明吗?关键是要做酒的主人,而不是被酒牵着鼻子走。
最后分享个暖心结局。前面说的刷短视频的王叔,最近突然开始直播教人修自行车了。原来他刷视频时发现了这个兴趣,现在既过了眼瘾又帮到了别人。你看,只要找对方向,"千日醉"也能醉出正能量,这不就是成语新解的最好例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