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iān chuāng bǎi yí
成语解释:犹千疮百孔。
成语出处:刘先煌《飞翔吧,上海机床厂》:“‘中农公司’留下的是千疮百痍的烂摊子。”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漏洞多
繁体字形:千瘡百痍
英文翻译:in a disastrous state
千:1.数目。十个一百。2.比喻很多:千锤百炼。3.“秋千”的“千”。
疮:1.皮肤或黏膜发生溃疡的病。2.外伤:金疮(旧指刀枪箭矢造成的伤)。
百:表示很多:百草。百货。百科全书。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精神百倍。百闻不如一见。
痍:创伤:疮痍。
你有没有见过被台风席卷后的沿海村落?歪斜的电线杆、坍塌的砖墙、折断的树木杂乱堆叠,整个场景用"千疮百痍"来形容再贴切不过。这个成语就像给眼睛装上广角镜头,瞬间将满目疮痍的视觉冲击传递给每个听众。
有人可能会问:"千疮百痍只能描述自然灾害吗?"其实它的使用场景远比想象中丰富。比如老张的创业项目,在经历合伙人撤资、政策突变、核心团队集体跳槽后,整个商业计划书已经变得千疮百痍。这种比喻既保留了原意的视觉冲击力,又赋予了现代职场的新鲜气息。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自带"破坏力计量器"功能。当我们说某个古建筑群"略显破旧",与形容它"千疮百痍",听众脑海中浮现的损坏程度截然不同。前者可能是掉漆的廊柱,后者则必定是垮塌的屋顶与裸露的钢筋形成的鲜明对比。
我常在想,这个成语其实蕴含着独特的辩证思维。就像考古队面对破碎的陶罐,看到的不仅是残缺本身,更在脑海中自动补全它完整时的模样。这种思维方式启示我们:当现实呈现千疮百痍的状态时,往往也意味着修复与重建的可能性正在萌芽。
下次看到社区里贴满小广告的墙面,或是被涂鸦覆盖的地铁通道,不妨试着用这个成语来描述。它不仅能让表达更生动,更重要的是提醒我们:有些破损需要及时修补,而有些伤痕本身就在讲述值得倾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