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àn shàng bàn xià
成语解释:指两可之间。
成语出处:《朱子全书》卷十:“三年无改,谓是半上半下底事,在所当改者,但不可匆遽急改之。”又卷十九:“微子去却易,比干则索性死,他(箕子)在半上半下处,最是难。”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定语;指出于中间位置
繁体字形:半上半下
英文翻译:Half up, half down
半:1.二分之一;一半(没有整数时用在量词前,有整数时用在量词后):半尺。一斤半。半价。过半。一年半载。2.在…中间:半夜。半路上。半山腰。半途而废。3.表示很少:一星半点儿。一鳞半爪。4.不完全:半新的楼房。房门半开着。5.姓。
上:[shàng]1.方位词。位置在高处的:上部。上游。往上看。2.等级或品质高的:上等。上级。上品。3.方位词。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卷。上次。上半年。4.旧时指皇帝:上谕。5.向上面:上缴。上升。上进。6.姓。7.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楼。上车。8.到;去(某个地方):上街。上工厂。他上哪儿去了?9.向上级呈递:上书。10.向前进:老张快上,投篮。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11.出场: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左边的旁门上。这一场球,你们五个先上。12.把饭菜等端上桌子:上饭。上菜。上茶。13.添补;增加:上水。上货。14.把一件东西安装在另一件东西上;把一件东西的两部分安装在一起:上刺刀。上螺丝。15.涂;搽:上颜色。上药。16.达到;够(一定数量或程度):上百人。上年纪。⒁(又shǎng)上声:平上去入。17.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1”。见〖工尺〗。18.表示由低处向高处:爬上山顶。19.表示有了结果或达到目的:锁上门。考上了大学。那时他家穷得连饭都吃不上。20.表示开始并继续:爱上了农村。[shǎng]指上声,“上2”shàng⒁的又音。[shang]1.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脸上。墙上。桌子上。2.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会上。书上。课堂上。报纸上。3.表示某一方面:组织上。事实上。思想上。
半:1.二分之一;一半(没有整数时用在量词前,有整数时用在量词后):半尺。一斤半。半价。过半。一年半载。2.在…中间:半夜。半路上。半山腰。半途而废。3.表示很少:一星半点儿。一鳞半爪。4.不完全:半新的楼房。房门半开着。5.姓。
下:1.方位词。位置在低处的:下游。下部。山下。往下看。2.等次或品级低的:下等。下级。下策。下品。3.方位词。次序或时间在后的:下次。下半年。下不为例。4.向下面:下达。下行。5.方位词。表示属于一定范围、情况、条件等:名下。部下。在党的领导下。在这种情况下。6.表示当某个时间或时节:时下。节下。年下。7.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两下都同意。往四下一看。8.姓。9.由高处到低处:下山。下楼。顺流而下。10.(雨、雪等)降落:下雨。下雪。下霜。11.发布;投递:下命令。下通知。下战书。12.去;到(处所):下乡。下车间。下馆子。13.退场:八一队的五号下,三号上。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右边的旁门下。14.放入:下种。下面条。下本钱。下网捞鱼。15.进行(棋类游艺或比赛):下围棋。咱们下两盘象棋吧!16.卸除;取下:下装。把敌人的枪下了。把窗户下下来。17.做出(言论、判断等):下结论。下批语。下定义。18.低于;少于:参加大会的不下三千人。19.用在“两、几”后面,表示本领、技能:他真有两下。就这么几下,你还要逞能?‖也说下子。20.表示由高处到低处:坐下。躺下。传下一道命令。21.表示有空间,能容纳:坐得下。这个剧场能容下上千人。这间屋子太小,睡不下六个人。22.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打下基础。定下计策。准备下材料。
提到“半上半下”,很多人会联想到“进退两难”的状态。比如公司会议上,领导突然问你对新项目的意见,你既担心支持太早暴露风险,又怕反对显得保守,最后只能模棱两可地说“方案有潜力但需要细化”——这就是典型的“半上半下”。
为什么会陷入这种状态? 举个例子,小王想转行做设计,却舍不得现在的稳定薪资。他白天上班心不在焉,晚上学软件又觉得吃力,半年过去技能没提升,岗位也没换。这种“悬在半空”的挣扎,本质是目标与现实的拉扯。就像爬山时停在半山腰,往上怕体力不支,往下不甘心放弃。
如何打破僵局? 邻居李姐的故事或许有启发。她开奶茶店遭遇疫情,既不赚钱又不想关店。后来她把二楼改成自习室,白天卖饮品,晚上租座位,反而比原来多赚三成。这说明“半上半下”不一定是坏事,它可能正在孵化新的可能性。
有个现象很有趣:人们常以为必须做出非黑即白的选择,但其实灰色地带往往藏着突破口。就像手机系统升级到一半卡住时,强行关机重启反而可能解决问题。生活中很多“半上半下”的时刻,恰恰是需要我们停下来重新校准方向,而不是急着逃离现状。
最近和做产品经理的朋友聊天,他说了个观点:“完成度60%的功能,比永远停留在99%的完美设计更有价值。”这让我联想到,与其在“做不做”之间反复纠结,不如先让事情运转起来。就像写文章时,与其反复修改开头,不如先写下三个版本再对比筛选。
站在十字路口时,或许可以试试“小步验证法”:用两周时间尝试意向岗位的兼职,报名短期设计课程体验学习强度,把奶茶店菜单缩减后试水外卖平台。行动带来的真实反馈,往往比空想更能帮我们找到落地方向。
下次遇到“半上半下”的处境,不妨把它看作缓冲带而非困局。毕竟候鸟迁徙也要借助气流盘旋上升,重要的是保持对方向的感知,以及继续振翅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