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àn shēn bù suí
成语解释:遂:顺;如意;指能活动。半边身体不能活动自如。
成语出处:汉 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 中风历节》:“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侠然。”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患病,半身瘫痪
繁体字形:半身不遂
英文翻译:hemiplegia
半:1.二分之一;一半(没有整数时用在量词前,有整数时用在量词后):半尺。一斤半。半价。过半。一年半载。2.在…中间:半夜。半路上。半山腰。半途而废。3.表示很少:一星半点儿。一鳞半爪。4.不完全:半新的楼房。房门半开着。5.姓。
身:1.身体:身上。转过身去。身高五尺。翻了一个身。2.指生命:奋不顾身。3.自己;本身:以身作则。身先士卒。身临其境。身为领导,当然应该走在群众的前面。4.人的品格和修养:修身。立身处世。5.物体的中部或主要部分:车身。河身。船身。机身。6.用于衣服:换了身衣裳。做两身儿制服。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遂:[suì]1.顺心;称意:遂心。遂愿。2.成功:百事乃遂。阴谋未遂。3.文言连词。于是:书既发,遂举兵。[suí]义同“遂(suì)”。用于“半身不遂”。
哎哟,今天咱们来唠唠"半身不遂"这个成语。您知道吗?这词儿乍听挺吓人,其实在成语世界里可是个活灵活现的比喻。比如说老张家的杂货铺,货架东倒西歪、商品七零八落,这不就是典型的"经营状况半身不遂"嘛!
等会儿,有老铁要问了:"这成语是不是只能形容人?"嘿您问到点子上了!其实不然。就拿咱们小区改造来说,新修的健身区器材齐全,可儿童游乐区还是一片荒地,这不正是"社区建设半身不遂"的写照吗?说白了,只要存在明显不协调的发展状态,用这个成语准没错。
您猜怎么着?前两天看纪录片,有个老中医用这成语形容现代人养生方式——天天保温杯里泡枸杞,却熬着最深的夜,这可不就是"养生计划半身不遂"么!要我说啊,这种表里不一的状况,用这个成语形容简直不要太贴切。
说到这儿,可能有小伙伴要嘀咕:"用这词会不会不礼貌?"您放心,只要别对着真人直接说,用在事物描述上完全没问题。比如咱们常说的"这条商业街餐饮红火,文化场所冷清,形成半身不遂的业态结构",既形象又客观,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依我看啊,成语就像调味料,用对了地方才出彩。就像做红烧肉,您得知道啥时候放糖啥时候收汁。记住啦,"半身不遂"重点在强调失衡状态,而不是单纯说残缺。下次看到类似现象,您尽管放心大胆地用,保管让人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