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àn bù lún yǔ
成语解释:旧时对儒学经典之一《论语》的夸赞之辞,掌握半部《论语》,人的能力就会提高,就能治理国家。
成语出处: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七卷:“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强调学习儒学的重要
繁体字形:半部論語
英文翻译:part of the analects
半:1.二分之一;一半(没有整数时用在量词前,有整数时用在量词后):半尺。一斤半。半价。过半。一年半载。2.在…中间:半夜。半路上。半山腰。半途而废。3.表示很少:一星半点儿。一鳞半爪。4.不完全:半新的楼房。房门半开着。5.姓。
部:1.部分;部位:内部。上部。胸部。局部。2.中央政府按业务划分的单位(级别比局、厅高):外交部。商务部。3.一般机关企业按业务划分的单位:编辑部。门市部。4.军队(连以上)等的领导机构或其所在地:连部。司令部。5.指部队:率部突围。6.统辖;统率:所部。部领。7.a)用于书籍、影片等:两部字典。一部纪录片。三部电视剧。b)用于机器或车辆:一部机器。两部汽车。8.姓。
论:[lùn]1.分析和说明道理:评论。议论。2.分析和说明道理的言论、文章或理论:舆论。社论。历史唯物论。3.评定;看待:论罪。相提并论。4.介词。按照:论堆卖。论件计工。[lún]〔论语〕儒家经典之一。孔子弟子编纂的有关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和弟子间的谈话,涉及政治、经济、教育、道德和哲学等,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宋代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语:[yǔ]1.话:语言。语音。汉语。外语。成语。千言万语。2.说:细语。低语。不言不语。默默不语。3.谚语;成语:语云,“不入虎穴,焉得虎子。”4.代替语言表示意思的动作或方式:手语。旗语。灯语。5.姓。[yù]告诉:不以语人。
哎呦喂,咱们今天唠唠“半部论语”这个成语吧!有人可能要问了:“这成语到底啥意思啊?”说白了,它最早是说宋朝宰相赵普靠半部《论语》治理天下的故事。但这里头藏着个关键问题:半部书真能管用?咱们边聊边破案!
举个接地气的例子:老张跟人吹牛说:“我虽然没念过MBA,但懂半部《论语》就够管理公司了!”您猜怎么着?他真把部门带得风生水起。这里头门道在哪?其实啊,重点不在书读了多少,而是能不能活学活用。就像吃包子,关键不在吃几个,而是得消化成自己的能量。
不过话又说回来,有人可能杠上了:“现在都21世纪了,还抱着古书不放?”嘿,这您就误会了。好比智能手机虽然先进,但基本通讯功能跟古早电话没本质区别。经典之所以经典,就是因为讲透了人性底层的逻辑。您品,您细品,是不是这个理儿?
拿我自个儿经历来说,刚工作那会儿背《论语》金句纯属装文化人。后来被客户刁难时,突然蹦出句“君子和而不同”,居然化解了危机。这事让我明白:知识不在囤积多少,而在适时调用。就跟手机APP似的,装100个不如关键时刻能打开那个顶用。
现在再琢磨赵普那事儿,估计他也不是真靠半本书混日子。重点是把经典读透了,能举一反三。就像做菜,老师傅用半瓶酱油能调出满汉全席的味道,新手抱着一厨房调料也白搭。所以说啊,关键不在量,在质;不在死记硬背,在灵活运用。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这成语给咱的启示,不是劝人少读书,而是提醒咱们别当书呆子。就像打游戏,装备再齐全,不如操作意识到位。生活这场大考,重点不是带多少参考书进场,而是能把知识转化为解题的硬实力。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