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uá gǔn zhī zèng
成语解释:华衮:古代帝王的礼服。形容贵重的赠与
成语出处:晋·范宁《谷梁传序》:“一字之褒,宠逾华衮之赠;一言之贬,辱过市井之挞。”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華衮之贈
英文翻译:A gift from Hua gun
华:[huá]1.美丽而有光彩的:华丽。华艳。华彩。华贵。华章。华表(亦称“桓表”)。华盖。2.精英:精华。含英咀(jǔ)华。3.开花:华而不实。春华秋实。4.繁盛:繁华。荣华富贵。5.奢侈:浮华。奢华。6.指中国或汉族:华夏。中华。华裔。华胄(a.华夏的后裔;b.贵族的后裔)。华工。7.敬辞,用于跟对方有关的事物:华翰(称人书信)。华诞(称人生日)。华居(称人住宅)。8.头发花白:华发(fà)。华颠(指年老)。9.指时光:年华。韶华。[huā]古同“花”,花朵。[huà]1.〔华山〕山名,在中国陕西省。2.姓。
衮:古代君王等的礼服:衮服。衮冕(衮服和冕旒)。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赠:赠送:捐赠。赠阅。赠言。赠款。互赠纪念品。
“华衮之赠”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它其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词。举个例子:老张退休时,部门同事集体送了他一幅名家字画,他连连摆手说“这简直是华衮之赠,受之有愧啊”。你看,这里既表达了礼物的贵重,又体现了收礼者的谦逊。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普通送礼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华衮”二字。古代华衮是帝王穿的华丽礼服,用来比喻极其贵重的馈赠或极高的赞誉。比如某作家新书发布会上,粉丝抬来半人高的手工雕刻书匣,主持人打趣道:“您这华衮之赠,怕是要把作者捧上天了!”这种场合用这个词,既点明了礼物的分量,又带点幽默感。
记得去年参加朋友婚礼,新娘的导师送来整套紫砂茶具,釉色温润如玉。新郎父亲感叹:“我们普通人家,哪配得上这样的华衮之赠?”这句话既表达了感谢,又巧妙地暗示了两家背景差异。可见这个成语用好了,能传达出多层意思。
那现在还用得上这种老成语吗?我倒觉得偶尔用用挺有意思。前阵子邻居家孩子考上清华,亲戚送了个纯金书签,孩子妈妈在业主群里说:“各位看看,这华衮之赠让我们压力山大啊!”群里顿时笑成一片。你看,老词新用反而能制造反差萌。
不过要注意分寸。上次见个小伙子给领导送盒月饼,硬要说成“华衮之赠”,场面就有点尴尬了。所以用这个词得满足两个条件:要么东西确实贵重,比如博物馆级的藏品;要么带点夸张的玩笑意味,就像有人说“你这杯奶茶真是华衮之赠”,明摆着在逗乐子。
语言就像衣服,华衮之赠这种成语就像衣柜里的丝绸唐装,日常可能不常穿,但遇到合适场合拿出来,既能显文化底蕴,又能调节气氛。下次遇到特别贵重的礼物时,不妨试试这个说法,说不定能让对方记住你的文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