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ài
  • tóu
  • mài
  • jiǎ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ài tóu mài jiǎo

成语解释:犹言抛头露面。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我们姑娘年轻的媳妇儿,也难卖头卖脚的,倒还是舍着我这付老脸去碰碰。”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同“抛头露面”

繁体字形:賣頭賣脚

英文翻译:sell one's head and feet

卖头卖脚的意思

卖:1.拿东西换钱(跟“买”相对):卖房子。把余粮卖给国家。2.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卖祖国或亲友:卖国。把朋友给卖了。3.尽量用出来;不吝惜:卖劲儿。卖力气。4.故意表现在外面,让人看见:卖功。卖弄。卖俏。5.旧时饭馆中称一个菜为一卖:一卖炒腰花。6.姓。

头:[tóu]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头。梳头。平头。分头。你的脸形留这种头不合适。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头。笔头儿。中间粗,两头儿细。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头儿。提个头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啊!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头儿。蜡头儿。铅笔头儿。6.头目:李头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头儿。7.方面:他们是一头儿的。心挂两头。8.第一:头等。头号。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头车。头马。头羊。10.姓。[tou]1.(头儿)名词后缀。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头。石头。骨头。舌头。罐头。苗头。b)接于动词词根:念头。扣头。饶头。嚼头儿。看头儿。听头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头。甜头儿。2.方位词后缀:上头。下头。前头。后头。里头。外头。

卖:1.拿东西换钱(跟“买”相对):卖房子。把余粮卖给国家。2.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卖祖国或亲友:卖国。把朋友给卖了。3.尽量用出来;不吝惜:卖劲儿。卖力气。4.故意表现在外面,让人看见:卖功。卖弄。卖俏。5.旧时饭馆中称一个菜为一卖:一卖炒腰花。6.姓。

脚:[jiǎo]1.人或某些动物的腿的最下面部分,用以支持身体并行走。2.物体的最下部:山脚。墙脚。3.旧指跟体力搬运有关的:脚夫。脚行。[jué]同“角(jué)”。现多用角。

成语评论

卖头卖脚”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奇怪,对吧?其实它常被用来形容一个人为了达成目的,不惜公开自己的隐私或暴露弱点。比如有人为了争取关注,在社交媒体上过度分享生活细节,甚至刻意放大自己的缺点,这时候就可以说:“他为了流量,真是卖头卖脚,连家庭矛盾都拿出来直播了。”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有人愿意“卖头卖脚”呢?答案可能藏在现代社会的竞争逻辑里。当信息爆炸让普通人的声音容易被淹没,一些人选择用极端方式吸引眼球——比如主动暴露隐私、制造争议话题,本质上是用“自我暴露”换取资源或影响力。

举个职场例子:小王为了拿下客户,在饭局上不断讲自己的失败经历,甚至主动揭短。同事评价他:“这招卖头卖脚虽然有效,但长期看可能让人质疑他的专业度。”这揭示了一个矛盾点:短期利益和长期信誉之间如何平衡?

有人担心:这种“自曝式生存”会不会成为常态?我的观察是,这种现象更像是特定阶段的产物。就像早年的电视选秀选手靠“卖惨”博同情,后来观众审美疲劳,这类套路自然会失效。真正持久的竞争力,终归要回到专业能力和真诚沟通上。

换个角度看,“卖头卖脚”也有积极面。比如创业者路演时主动剖析项目短板,反而赢得投资人信任。这种策略性示弱,本质是建立真实连接的技巧。关键区别在于:是真诚分享还是刻意表演?动机不同,结果天差地别。

下次看到类似现象时,不妨多问一句:这背后是无奈妥协还是精心设计?理解行为背后的驱动力,比简单评判更重要。毕竟在信息洪流中,每个人都可能需要在“被看见”和“保持体面”之间找到自己的平衡点。

"卖头卖脚"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