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ài
  • chà
  • pí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ài fù chà pín

成语解释:谓对于富人,得钱便予以免除差役;对于穷人,便任意征派劳役。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6卷:“我只道只有阳世间贪官污吏受财枉法,卖富差贫,岂知阴间也自如此!”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社会现象

繁体字形:賣富差貧

英文翻译:Selling the rich and the poor

卖富差贫的意思

卖:1.拿东西换钱(跟“买”相对):卖房子。把余粮卖给国家。2.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卖祖国或亲友:卖国。把朋友给卖了。3.尽量用出来;不吝惜:卖劲儿。卖力气。4.故意表现在外面,让人看见:卖功。卖弄。卖俏。5.旧时饭馆中称一个菜为一卖:一卖炒腰花。6.姓。

富:1.财产多(跟“贫、穷”相对):富裕。富有。富户。农村富了。2.使变富:富国强兵。富民政策。3.资源;财产:富源。财富。4.丰富;多:富饶。富于养分。5.姓。

差:[chā]1.义同“”(chà):差别。差异。2.减法运算中,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所得的数。如6-4=2中,2是差。也叫差数。3.稍微;较;尚:差可。天气差暖。[chà]1.不相同;不相合:差得远。2.错误:说差了。3.缺少;欠:差点儿。还差一个人。4.不好;不够标准:质量差。[chāi]1.被派遣去做的事;公务;职务:兼差。出差。2.旧时指被派遣的人;差役:听差。解(jiè)差。[chài]同“”。[cī]见〖参差〗(cēncī)。

贫:1.穷(跟“富”相对):贫农。贫民。贫苦。2.缺少;不足:贫血。3.用于僧道的自称:贫僧。贫道。4.姓。5.絮叨可厌:这个人嘴真贫。你老说那些话,听着怪贫的。

成语评论

卖富差贫”这个词听起来有点陌生,但其实它描述了一种常见现象:资源或机会在分配时偏向富人,而穷人反而被忽视甚至牺牲。举个例子,某城市为了吸引高端人才,推出购房补贴政策,但申请条件中要求年收入超过50万——结果真正拿到补贴的人早已住得起豪宅,普通工薪家庭反而因为政策推高房价而更难买房。这种现象背后到底反映了什么问题?

为什么会存在“卖富差贫”的现象?从商业角度看,企业服务高消费群体更容易获得利润;从政策制定角度看,富人往往有更强的发声渠道。比如某电商平台推出“会员专属折扣”,表面上是福利,实则是用普通用户的日常消费数据,给高净值客户提供更低价商品,形成“大数据杀熟”的升级版。

我曾亲历过类似场景:老家旧城改造时,拆迁补偿方案明显向有门路的人倾斜。那些托关系拿到更多补偿款的邻居,转头就能投资新楼盘;而老实排队的孤寡老人,拿着微薄补偿金根本买不起新房。这种“马太效应”式的资源分配,本质上是用穷人的生存空间给富人铺路。

这种现象能改变吗?芬兰的“基本收入实验”给了启发:当政府给2000名失业者每月发560欧元,这些人反而更积极找工作,因为有了试错底气。这说明建立底线保障机制,比单纯“劫富济贫”更能激活社会活力。就像修剪盆栽,不能只给顶端枝叶施肥,更要滋养根基处的老枝。

最近注意到有个公益项目很有意思:通过卫星图像识别贫困村落,再结合当地特色产品搭建电商渠道。这种用技术打破信息不对称的方式,比简单发钱更能实现“造血式扶贫”。当穷人的价值被看见,市场的风向自然会改变——毕竟沙漠里的仙人掌也能开出惊艳的花。

解决分配不公没有万能公式,但至少可以做到“三个不用”:不用穷人的尊严换施舍,不用富人的愧疚感当筹码,不用中间人的权力做筛子。就像分蛋糕时,与其争论谁该拿大块,不如先确保每人都有分到蛋糕的叉子。

"卖富差贫"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