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ài
  • mǎi
  • dā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ài dú mǎi dāo

成语解释:谓出卖耕牛,购买武器去从军。

成语出处:宋·邵伯温《闻见前录》第六卷:“又何必劳民动众,卖犊买刀?”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备战

繁体字形:賣犢買刀

英文翻译:Sell calves, buy knives

卖犊买刀的意思

卖:1.拿东西换钱(跟“买”相对):卖房子。把余粮卖给国家。2.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卖祖国或亲友:卖国。把朋友给卖了。3.尽量用出来;不吝惜:卖劲儿。卖力气。4.故意表现在外面,让人看见:卖功。卖弄。卖俏。5.旧时饭馆中称一个菜为一卖:一卖炒腰花。6.姓。

犊:小牛:初生之犊不怕虎。

买:1.购买;拿钱换东西。与“卖”相对。2.用金钱或其他手段拉拢:收买。买通。

刀:1.切、割、削、砍、铡用的工具,一般用钢铁制成:菜刀。镰刀。铡刀。铣刀。一把刀。2.用于劈或刺的兵器:大刀。朴刀。刺刀。3.形状像刀的东西:冰刀。双刀电闸。4.计算纸张的单位,通常一百张为一刀。5.姓。

成语评论

卖犊买刀”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奇怪,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它讲的是个古代农民的故事:为了买把新镰刀,竟然卖掉家里唯一的小牛犊。这好比今天有人为了买最新款手机,把下个月的生活费都花光——看似解决了眼前需求,实际埋下了更大隐患。

那这个成语到底在批评什么行为呢?举个现代例子:某公司为了季度报表好看,砍掉研发部门的预算,结果三年后产品失去竞争力。这就像成语里的农民,用长期利益换取短期便利,表面精明实则短视。生活中你是否见过类似情况?比如家长为让孩子考高分,禁止所有课外活动,反而扼杀了成长潜力。

为什么人们会做出“卖犊买刀”的选择呢?心理学有个概念叫“现时偏好”,就像我上周差点买下打折的无人机,完全忘了下月要交房租。这种决策偏差自古就有,但现代社会更易触发——直播带货、限时促销都在放大我们的冲动。关键是要建立“未来视角”,就像农民若能想到明年春耕需要耕牛,或许就会三思而行。

如何在现实中避免这种错误?有个实用方法是“10-10-10法则”:做决定前问自己,10分钟后、10个月后、10年后会怎么看这个选择。上周朋友想辞职创业,用这个方法想清楚后,决定先积累客户资源再行动。这不正是“卖犊买刀”的反面教材吗?保住牛犊(现有资源),等待更合适的买刀(发展)时机。

这个成语给我的启发是:任何决策都要看“成本流向”。就像投资理财,真正的好决策是让资源产生复利,而非不断消耗本金。下次遇到诱惑时,不妨画个时间轴,把未来三个月的可能影响标注出来,决策质量会明显提升。毕竟,我们今天的选择,正在雕刻明天的模样。

"卖犊买刀"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