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ài xiào shēng yá
成语解释:生涯:生活。指妓女以出卖笑脸为业
成语出处:鲁迅《谩骂》:“倘使她实在是做卖笑生涯的,就并不是谩骂,倒是说了真实。”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妓女等
繁体字形:賣笑生涯
英文翻译:Giggling life
卖:1.拿东西换钱(跟“买”相对):卖房子。把余粮卖给国家。2.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卖祖国或亲友:卖国。把朋友给卖了。3.尽量用出来;不吝惜:卖劲儿。卖力气。4.故意表现在外面,让人看见:卖功。卖弄。卖俏。5.旧时饭馆中称一个菜为一卖:一卖炒腰花。6.姓。
笑:1.露出愉快的表情,发出欢喜的声音:笑容。微笑。眉开眼笑。哈哈大笑。2.讥笑:耻笑。见笑。笑他不懂事。3.姓。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优生优育。生于北京。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丧生。舍生取义。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发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烧:生火。生炉子。10.姓。11.果实没有成熟(跟“熟”相对,下12.—13.同):生柿子。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夹生饭。生吃瓜果要洗净。15.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生石膏。生铁。16.生疏:生人。生字。认生。刚到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强:生凑(勉强凑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医生。20.某些副词的后缀,如“好生、怎生”等。
涯:水边,泛指边际:天涯海角。一望无涯。
“卖笑生涯”这个词乍一听有点扎心,但它常被用来形容某些职业的无奈——比如舞台上强颜欢笑的喜剧演员、深夜直播的主播,或是柜台后笑容僵硬的服务员。举个例子:“她对着镜头跳了一晚上搞笑舞蹈,下播后揉着发酸的脸颊叹气:‘这卖笑生涯,真比搬砖还累。’”
这时候你可能要问:为什么人们明明不开心,还要坚持这样的工作?其实答案藏在生活压力与职业选择的夹缝里。外卖小哥老张的话很直白:“谁不想活得体面?可孩子学费催得紧,笑容再假也得挤出来啊。”这种矛盾恰恰折射出服务行业的生存逻辑——情绪劳动已成为现代职场的隐形门槛。
有趣的是,这种现象正在催生新的社会认知。心理咨询师李敏发现:“去年接待的‘职业性微笑抑郁’病例增加了40%,空乘、房产中介占比最高。”这让我想到邻居家的钢琴老师,她私下说:“上课时必须保持亢奋状态,回家后连对家人笑的力气都没了。”
换个角度看,“卖笑”是否必然等于痛苦?我在采访退休导游王阿姨时得到了意外答案:“最初觉得假笑很累,后来发现游客被我的热情感染时,那份快乐变得真实了。” 这揭示了一个关键点:当职业价值感超越表面行为,心理消耗可能转化为正向循环。
观察街角新开的奶茶店更有意思:店员戴着“心情晴雨表”胸牌,红色表示“求别搭话”,绿色代表“欢迎聊天”。这种弹性机制或许为“卖笑生涯”提供了新解法——与其强求24小时完美笑容,不如建立更人性化的情绪表达规则。
看着地铁里刷短视频的上班族,突然意识到:我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参与着“情绪表演”。或许该重新思考的不是如何消除“卖笑”,而是怎样在职业需求与自我真实之间找到平衡点。毕竟,能戴着镣铐跳舞的人,未必就输给随心所欲的漫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