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ài
  • bā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bó dài bāo yī

成语解释:博:宽大;褒:阔。宽衣大带。指古代儒生的装束

成语出处:《新唐书·刘知畿传》:“博带褒衣,革履高冠。”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古代儒生的装束

繁体字形:博帶褒衣

英文翻译:Bo Dai Bao Yi

博带褒衣的意思

博:1.(量)多;丰富:渊博。地大物博。博而不精。2.通晓:博古通今。3.大:宽衣博带。4.姓。5.博取;取得:聊博一笑。以博欢心。6.古代的一种棋戏,后来泛指赌博:博徒。博局。

带:1.带子或像带子的长条物:皮带。鞋带儿。传送带。2.轮胎:车带。汽车外带。3.地带;区域:温带。黄河一带。4.白带:带下。5.姓。6.随身拿着;携带:带行李。带干粮。7.捎带着做某事:上街带包茶叶来(捎带着买)。你出去请把门带上(随手关上)。8.呈现;显出:面带笑容。9.含有:这瓜带点儿苦味。说话带刺儿。10.连着;附带:带叶的橘子。连说带笑。放牛带割草。11.引导;领:带队。带徒弟。12.带动:以点带面。他这样一来带得大家都勤快了。13.照看(孩子):孙子是奶奶带大的。

褒:1.赞扬;夸奖(跟“贬”相对):褒奖。褒扬。2.(衣服)肥大:褒衣博带(宽袍大带)。

衣:[yī]1.衣服:上衣。内衣。大衣。丰衣足食。2.包在物体外面的一层东西:笋衣。糖衣。3.胞衣。4.姓。[yì]穿(衣服);拿衣服给人穿:衣布衣。解衣衣我。

成语评论

哎哟喂,今天咱们来唠唠这个有点儿文绉绉的成语——"博带褒衣"。说白了,这词儿乍一听像是形容古代人的穿搭,对吧?但其实它藏着更深的文化密码。比如最近看历史剧,主角穿着宽袍大袖往朝堂上一站,弹幕立马飘过:"瞧瞧这博带褒衣的派头,一看就是搞学问的大官!"你品,你细品,这可不只是说衣服好看,更是在夸人有学识有气度呢。

这时候可能有人要问了:"现在都21世纪了,谁还穿这种衣服啊?这成语还有啥用?"嘿,这您就问到点子上了!前两天参加个汉服活动,遇见个小哥穿着改良版深衣侃侃而谈传统文化,旁边大爷直竖大拇指:"小伙子这身行头配上谈吐,真当得起博带褒衣四个字!"您瞧,词儿虽然老,但精神内核完全能活用在现代嘛。

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我有个当老师的朋友,平时总爱穿中山装上课。有次听他讲《论语》,学生突然蹦出一句:"老师您这身打扮,配上讲的内容,简直博带褒衣本衣啊!"全班哄堂大笑间,传统文化和现代幽默就这么无缝衔接了。所以说啊,这成语就像个文化开关,用得巧了能让古今对话变得特有意思。

不过话又说回来,现在年轻人用这类成语确实容易犯怵。上个月刷短视频,看到个网红教成语,把"博带褒衣"解释成"用宽带子表扬衣服",差点没把我笑岔气。所以说啊,咱们既要活用老词儿,也得把准它的脉——它可不是单纯说衣服,而是用外在装束比喻内在修养,就像现在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依我看呐,这个成语最妙的地方在于它给现代人提了个醒。在这个T恤牛仔裤横行的年代,偶尔整点儿文化仪式感反而让人眼前一亮。就像参加重要场合,有人选择定制西装,有人偏爱传统服饰,说到底都是通过着装传递态度。用句时髦话来说,"博带褒衣"精神就是教咱别丢了那份庄重感,甭管外在形式怎么变,骨子里的文化底气得支棱起来。

最后说个有意思的现象。最近国潮兴起,好多品牌把"博带褒衣"元素融入设计。有次逛街看到件改良汉服,标签上赫然写着:"让博带褒衣走进日常生活"。这波操作既保留了传统韵味,又符合现代审美,你说是不是挺绝的?要我说啊,老祖宗留下的这些词儿,就像埋在地里的老酒,时间越久,越能酿出新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