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ǐng
  • mén
  • tiā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ì jǐng mén tiān

成语解释:井:星宿名。手能触天,形容极高

成语出处:宋 苏辙《卜居赋》:“诸子送我,历井扪天,汝不忘我,我不忘先。”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形容极高

繁体字形:歷井捫天

英文翻译:Understanding the sky

历井扪天的意思

历:1.经历;经过:来历。历程。历时半年。身历其境。2.统指过去的各个或各次:历年。历代。历次。历届。3.遍;一个一个地:历访各校。历试诸方,均无成效。4.姓。5.推算年月日和节气的方法;历法:阳历。阴历。农历。6.记录年月日和节气的书、表等:日历。挂历。天文历。

井:1.从地面往下凿成的能取水的深洞,洞壁多砌上砖石:水井。一口井。双眼井。2.形状像井的东西:矿井。油井。竖井。探井。渗井。天井。3.古制八家为一井,后借指人口聚居的地方或乡里:乡井。市井。井邑。背井离乡。4.二十八宿之一。5.姓。6.形容整齐:井然。井井有条。

扪:按;摸:扪心自问。

天:1.天空:顶天立地。太阳一出满天红。2.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天棚。天窗。天桥。3.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天。过了冬至,天越来越长了。4.用于计算天数:每天。第二天。三天三夜。忙了一天,晚上早点儿休息吧。5.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五更天。天儿还早呢。6.季节:春天。冷天。三伏天。黄梅天。7.天气:阴天。天晴。天冷了。8.天然的;天生的:天性。天资。天足。9.自然界:天灾。人定胜天。10.姓。

成语评论

历井扪天”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但拆开来看其实很有意思。字面意思是“经过水井、触摸天空”,用来比喻志向高远却难以实现,或者形容人做事不切实际。比如有人想用半年时间学会十门外语,朋友可能会调侃:“你这计划简直是历井扪天啊!”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用“井”和“天”作对比?其实古人认为井底代表现实局限,天空象征理想境界,两者距离越远,越能体现目标与能力的落差。就像刚毕业的年轻人想立刻创业当CEO,但缺乏经验和资源,这种反差就非常符合成语的意境。

举个实际例子:小明对父母说“我要在沙漠里种热带雨林”,妈妈笑着摇头:“想法是好,但历井扪天的事咱们得一步步来。”这里既肯定了孩子的想象力,又提醒他关注可行性。成语用在这里,比直接说“不现实”更生动,还带着长辈的包容感。

我观察到现代社会尤其需要这种辩证思维。比如科技公司常提出“十年内移民火星”的愿景,这看似历井扪天,却推动着航天技术进步。关键是要区分“不切实际的空想”和“有挑战性的目标”——前者让人脱离实际,后者可能创造奇迹。

再来看个职场案例:市场部新人小张提议用AI彻底取代人工客服,总监在会议上回应:“技术革新要量力而行,我们不能历井扪天。”这句话既没有否定创新价值,又引导团队关注当前的技术瓶颈,展现了管理智慧。

值得思考的是,这个成语不该成为打击积极性的工具。就像20世纪人们觉得登月是历井扪天,但阿波罗计划证明:当理想配以科学方法和持续投入,看似遥不可及的目标也能实现。所以使用时要注意语境,别让这个词扼杀了有价值的冒险精神。

最后分享个生活观察:小区里退休的王大爷总念叨要徒步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儿女们起初觉得这是历井扪天。但经过三年体能训练和路线学习,上个月他居然真的完成了300公里沙漠穿越。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些“历井扪天”的目标,经过拆解和准备,也可能落地生根。

"历井扪天"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