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ì xíng jié yuē
成语解释:厉:严格;认真;行:实行。严格认真地实行节约。
成语出处: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去年十一月中共二中全会更着重地提出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方针以后,几个月来已经开始发生效果。”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动宾式;作谓语、宾语;指严格认真地实行节约
繁体字形:厲行節約
英文翻译:practise economy
厉:1.严格:厉行节约。2.严肃;猛烈:正言厉色。雷厉风行。3.古又同“砺”。4.古又同“疠”。5.古又同“励”。6.古又同“癞(lài)”。
行:[háng]1.行列:双行。杨柳成行。2.排行:您行几?。我行三。3.行业:内行。同行。在行。懂行。改行。各行各业。干一行,爱一行。行行出状元。4.某些营业机构:商行。银行。车行。5.用于成行的东西:一行字。几行树。两行眼泪。[hàng]见〖树行子〗。[héng]见〖道行〗。[xíng]1.走:步行。人行道。日行千里。2.古代指路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3.指旅行或跟旅行有关的:行装。行程。行踪。西欧之行。4.流动性的;临时性的:行商。行营。5.流通;推行:行销。发行。风行。6.做;办:举行。执行。试行。行医。行不通。简便易行。行之有效。7.表示进行某项活动(多用于双音动词前):另行通知。即行查复。8.(旧读xìng)行为:品行。言行。罪行。兽行。9.可以:行,咱们就照这样办吧。算了,把事情说明白就行了。10.姓。
节:[jié]1.物体段与段之间连接的地方:竹节。关节。2.段落:章节。3.量词。表示分段的物体:两节烟筒。4.节日;时令:国庆节。清明节。5.事项:礼节。细节。6.限制;俭省:节制。开源节流。7.删略:节本。节录。8.操守:节操。晚节。9.古代出使外国所持的凭证:持节。10.国际通用的航海速度单位。每小时航行1海里(约合1.852千米)称为1节。海水流速和鱼雷速度也多按节计算。[jiē]〔节骨眼儿〕〈方〉比喻紧要的、能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gu)。
约:[yuē]1.提出或商量(须要共同遵守的事):预约。约定。约期。约好五点钟见面。2.邀请:特约。约请。约他来。3.约定的事;共同订立、须要共同遵守的条文:践约。条约。和约。有约在先。4.限制使不越出范围;拘束:约束。制约。5.俭省:节约。俭约。6.简单;简要:由博返约。7.大概:大约。约计。约数。年约十七八。约有五十人。8.约分:5/10可以约成1/2。[yāo]用秤称:约一斤肉。约一约有多重。
“开源节流”这个成语,你听过吗?它最早出自《荀子》,字面意思是“开辟源头、控制水流”,现在用来比喻增加收入的同时节省开支。比如一家小餐馆,老板既推出新菜品吸引顾客(开源),又要求员工随手关灯、减少食材浪费(节流),这就是典型的“厉行节约”思维。
有人可能会问:省这点小钱真的有用吗?来看“精打细算”的例子。有位家庭主妇记录每日开支,发现每月外卖费竟占收入15%。当她开始自己做饭后,不仅省下两千多元,还改善了家人健康。这说明节约不是抠门,而是对资源更清醒的掌控。
我最欣赏“细水长流”的生活智慧。就像朋友小王坚持用二手平台处理闲置物品,五年间累计变现超五万元。这种将节约转化为持续收益的方式,让环保行为产生了经济价值。节约本质上是对未来的投资,当我们把省下的资源投入学习或理财,时间会给出惊喜的回报。
“积少成多”的力量常被低估。某科技公司推行无纸化办公,最初每月只能节省三箱A4纸。但三年后统计,省下的费用足够给全员更换高性能电脑。这种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恰恰印证了荀子说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其实最动人的节约故事藏在“勤俭持家”里。我奶奶总把旧衣服改成购物袋,她说:“东西要用到尽才算对得起它。”这种物尽其用的态度,在快消品泛滥的今天显得尤为珍贵。当我们学会珍惜已有之物,反而能腾出更多空间追求真正重要的事物。
有个现象值得注意: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实践“极简生活”。他们不再盲目追逐新款手机,而是关注设备的实际使用周期。这种消费观念的转变,本质上是用理性选择替代冲动消耗,让节约成为主动创造价值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