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ǎn
  • xíng
  • liǎng
  • dē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fǎn xíng liǎng dēng

成语解释:行:做,行事;登:通“得”,取得,获得。从反面着手行事收到正反两面的效果

成语出处:战国·卫·商鞅《商君书·徕民》:“此其损敌也,与战胜同实;而秦得之以为粟,此反行两登之计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做事等

繁体字形:反行兩登

英文翻译:Anti bank and anti board

反行两登的意思

反:1.颠倒的;方向相背的。与“正”相对:反面。反作用。2.指反革命、反动派:肃反。3.反抗;反对:反法西斯。反封建。4.翻转:反复。反败为胜。5.推及:举一反三。6.回;还:反击。反问。7.副词。反而:画虎不成反类犬。8.古同“”。

行:[háng]1.行列:双行。杨柳成行。2.排行:您行几?。我行三。3.行业:内行。同行。在行。懂行。改行。各行各业。干一行,爱一行。行行出状元。4.某些营业机构:商行。银行。车行。5.用于成行的东西:一行字。几行树。两行眼泪。[hàng]见〖树行子〗。[héng]见〖道行〗。[xíng]1.走:步行。人行道。日行千里。2.古代指路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3.指旅行或跟旅行有关的:行装。行程。行踪。西欧之行。4.流动性的;临时性的:行商。行营。5.流通;推行:行销。发行。风行。6.做;办:举行。执行。试行。行医。行不通。简便易行。行之有效。7.表示进行某项活动(多用于双音动词前):另行通知。即行查复。8.(旧读xìng)行为:品行。言行。罪行。兽行。9.可以:行,咱们就照这样办吧。算了,把事情说明白就行了。10.姓。

两:1.“两”和“二”用法不全同。读数目字只用“二”不用“两”,如“一、二、三、四”。小数和分数只用“二”不用“两”,如“零点二(0.2),三分之二”。序数也只用“二”,如“第二、二哥”。在一般量词前,用“两”不用“二”。在传统的度量衡单位前,“两”和“二”一般都可用,用“二”为多(“二两”不能说“两两”)。新的度量衡单位前一般用“两”,如“两吨、两公里”。在多位数中,百、十、个位用“二”不用“两”,如“二百二十二”。“千、万、亿”的前面,“两”和“二”一般都可用,但如“三万二千”、“两亿二千万”,“千”在“万、亿”后,以用“二”为常。2.双方:两便。两可。两全其美。两相情愿。3.表示不定的数目,和“几”差不多:过两天再说。他真有两下子。我跟你说两句话。4.姓。5.质量或重量单位,10钱等于1两,旧制16两等于1斤,1两合31.25克;后改为10市两等于1市斤,1两合50克。

登:1.(人)由低处到高处(多指步行):登山。登陆。登车。一步登天。2.刊登或记载:登报。登记。他的名字登上了光荣榜。3.(谷物)成熟:五谷丰登。4.姓。5.同“”(dēng)。

成语评论

“反行两得”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其实它源自《后汉书》,原意是通过反向行动实现双重目标。比如你想通过健身减肥,结果不仅瘦了还交到了运动伙伴,这就是典型的“反行两得”。

有人问:为什么反向行动反而能获得双倍效果?关键在于目标的多维关联性。就像小王为准备面试而练习演讲,最终不仅拿到offer,还治好了自己的社恐。表面看似在攻克A问题,实际B问题也顺带解决了。

现代生活中,这个智慧尤其值得借鉴。比如家长陪孩子背古诗,本意是辅导功课,结果自己也爱上了传统文化。这种非刻意的收获往往比单一目标更有价值,就像种下一棵苹果树,最后既收获了果实又吸引了鸟群。

需要注意的误区是:刻意追求双重回报反而容易落空。就像刻意在相亲局找生意伙伴,往往两头都抓不住。真正的“反行两得”需要保持自然松弛的状态,就像老张每天晨跑本为降血压,三年后意外成了社区跑团团长。

最近注意到一个有趣现象:那些在B站教物理的退休教师,原本只是分享知识,结果治好了自己的老年孤独症。这让我想到,当我们的行为超越功利目的时,生活反而会给予意想不到的馈赠。

下次制定计划时,不妨留出20%的“非目标空间”。就像画家作画时预留的呼吸区,看似随意的笔触往往成就整幅画的灵魂。生活的精妙之处,常常藏在预设目标之外的回响里。

"反行两登"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