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á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fā fán qǐ lì

成语解释:发凡:提示全书的通例。指说明全书要旨,拟定编写体例。

成语出处:晋·杜预《春秋左传序》:“其发凡以言例,皆经国之常制。”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用于书籍资料

繁体字形:發凡起例

英文翻译:recount the general idea , the stylistic rules and the layout of a book

发凡起例的意思

发:[fā]1.送出;交付:发货。分发。印发。发了一封信。2.发射:发炮。百发百中。3.产生;发生:发芽。发电。发水。发病。4.表达:发表。发布。发誓。发言。发议论。5.扩大;开展:发展。发扬。发育。6.因得到大量财物而兴旺:发家。暴发户。他这两年跑买卖可发了。7.食物等因发酵或水浸而膨胀:面发了。发海参。8.放散;散开:发散。挥发。蒸发。9.揭露;打开:发现。揭发。发掘。10.姓。[fà]头发:毛发。须发。白发。假发。理发。

凡:1.平凡:凡庸。自命不凡。2.宗教迷信和神话中称人世间:思凡。下凡。3.姓。4.凡是:凡年满十八岁公民都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5.总共:不知凡几。全书凡二十卷。6.大概;要略:大凡。发凡。7.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4”。见〖工尺〗。

起:1.由坐卧趴伏而站立或由躺而坐:起来。起立。起床。早睡早起。2.离开原来的位置:起身。起飞。3.物体由下往上升:皮球不起了。4.长出(疱、疙瘩、痱子):夏天小孩儿身上爱起痱子。5.把收藏或嵌入的东西弄出来:起货。起钉子。6.发生:起风了。起疑心。起作用。7.发动;兴起:起兵。起事。8.拟写:起稿子。起草。9.建立:起伙。起会。白手起家。平地起高楼。10.姓。11.件;次:这样的案子每年总有几起。防止了一起事故。12.群;批:外面进来一起人。他们分六起往地里送肥料。13.用在动词后,表示事物随动作出现:乐队奏起迎宾曲。会场响起热烈掌声。14.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涉及人或事:他多次问起过你。想起一件事。

例:1.用来说明情况的或可作依据的事物:举例。援例。2.规则:条例。3.按条例规定的;照成规进行的:例会。例行公事。

成语评论

嘿,各位看官,今天咱们来唠唠“发凡起例”这个成语。说白了,它就是“开创先例、制定规则”的意思,但具体咋用呢?举个栗子,你瞧老张在团队里搞了个“每周头脑风暴会”,结果公司业绩直接翻番——这就是典型的发凡起例,把新规矩玩出花儿来了。

等等,有人可能要问:“这成语和普通创新有啥区别?”好问题!发凡起例可不只是小打小闹的改进,它得是那种从零到一的规则制定。比如说秦始皇统一度量衡,这操作不仅改变了当时的社会运作,还给后世立了标杆,这才算得上发凡起例的顶配版。

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小明在社区搞了个“以物易物集市”,刚开始大爷大妈都觉得新鲜。你猜怎么着?三个月后周边五个小区全跟风搞起来了。这种从无到有建立新模式的搞法,不就是活生生的发凡起例么?所以说啊,创新不难,难的是建立能被广泛复制的规则。

话说回来,现在这个时代还需要发凡起例吗?答案是肯定的!就拿最近火出圈的AI绘画来说,第一批制定“关键词生成规则”的大神们,硬生生在艺术圈撕开新赛道。他们不仅创造了新技术,更重要的是建立了全新的创作方法论,这种破局思维正是发凡起例的精髓所在。

个人觉得啊,发凡起例这事儿最酷的地方在于“造轮子”的勇气。就像当年乔布斯非要把手机按键全砍掉,多少人觉得他疯了?结果呢?触屏交互直接重新定义了智能手机的玩法。这种打破常规的魄力,正是咱们这个时代最稀缺的硬通货。

不过要注意,发凡起例可不是瞎折腾。得像盖楼先打地基那样,新规则必须经得起推敲。拿直播带货来说,最早那批规范选品流程、建立售后标准的主播,现在都成了行业标杆。反观那些只会搞噱头的,早就被拍死在沙滩上了。

说到底,发凡起例就像在混沌中点亮火把。它不仅仅是创造新事物,更是为后来者照亮前路。就像马斯克搞可回收火箭,当初多少人等着看笑话?现在连NASA都跟着学。这种敢为人先的精神,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永动机。

最后提一嘴,咱普通人也能玩转发凡起例。比如说在小区组织“周末技能交换”,或者在公司推行“无会议星期三”。记住,规则创新不分大小,关键是建立可复制的模式。说不定哪天,你的小创意就变成行业新标杆了呢?

发凡起例的造句

  1. 造句 作者在绪论中发凡起例,要言不烦。
  2. 造句 著书立说,发凡起例,必须周密考虑,不可草率。
  3. 造句 是书认定周易为叙古史书,乾坤两卦为序论,发凡起例,标定“元亨利贞”。
  4. 造句 发凡起例,示文质相因之教;筚路蓝缕,习中西兼蓄之学。
  5. 造句 从发凡起例这个意义讲,《詹言》当是一部于书学美学方面具有拓荒性的著作。
  6. 造句 他参酌古今,发凡起例,创建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7. 造句 发凡起例,考证精实,使代远年湮之古史之年历,爬疏有绪,脉络贯通,有俾学术文化诚非浅显,良深嘉勉。
  8. 造句 此书研究框架及论述策略的设定,也引起不少学者的重视,认为具备“发凡起例”的意义。
  9. 造句 这次《论集》收入多篇有关目录编纂的前言后记,叙述缘起始末,阐释发凡起例,皆能源源本本,真知灼识,随处可见。
  10. 造句 从1979年至1982年,他在报刊上连续发表了三篇文章,倡导编纂《清会要》,发凡起例,开辟先河,为海内外学界同仁所瞩目。

"发凡起例"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