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íng
  • xīn
  • shì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fā xíng xīn shì

成语解释:硎:磨刀石。象新磨的刀那样锋利。比喻刚参加工作就显露出出色的才干。

成语出处:《庄子·养生主》:“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补语;指初露锋芒

繁体字形:發硎新試

英文翻译:A new trial

发硎新试的意思

发:[fā]1.送出;交付:发货。分发。印发。发了一封信。2.发射:发炮。百发百中。3.产生;发生:发芽。发电。发水。发病。4.表达:发表。发布。发誓。发言。发议论。5.扩大;开展:发展。发扬。发育。6.因得到大量财物而兴旺:发家。暴发户。他这两年跑买卖可发了。7.食物等因发酵或水浸而膨胀:面发了。发海参。8.放散;散开:发散。挥发。蒸发。9.揭露;打开:发现。揭发。发掘。10.姓。[fà]头发:毛发。须发。白发。假发。理发。

硎:1.磨刀石:发硎。2.磨制。

新:1.刚出现的或刚经验到的(跟“旧、老”相对):新风气。新品种。新的工作岗位。2.性质上改变得更好的(跟“旧”相对):新社会。新文艺。粉刷一新。3.使变成新的:改过自新。一新耳目。4.没有用过的(跟“旧”相对):新笔。新锄头。这套衣服是全新的。5.指新的人或事物:尝新。以老带新。花样翻新。推陈出新。6.结婚的或结婚不久的:新女婿。新媳妇。7.新近;刚:我是新来的。这几本书是新买的。8.姓。

试:1.实验;尝试:试航。试制。2.考试:试题。口试。

成语评论

发硎新试”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生僻,但背后的意思其实很有趣。它原指新磨好的刀初次使用,现在多用来比喻人初次展露才华或新事物首次投入应用。比如刚毕业的设计师接到首个商业项目时,同事可能会说:“小王这次真是发硎新试,没想到他设计的LOGO客户一次就通过了。”

这个成语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关键在“新”字传递的突破感。就像开刃的刀具第一次切割物体时,既带着匠人打磨的心血,又蕴含着未知的可能性。我观察到很多年轻人在职场初期容易自我怀疑,其实这时候更应该像新刀出鞘般保持锐气——锋利度或许不足,但那份新鲜视角恰恰是老手不具备的优势。

举个现实中的例子:某县城中学去年引进的智能教学系统,刚开始老师们都觉得操作复杂。但三个月后,最年轻的那位教师不仅熟练掌握了系统,还开发出配套的诗词记忆游戏。校长在教师大会上感慨:“新系统就像发硎新试,用得好不好全看怎么打磨。”这个案例生动说明,新事物本身的价值需要合适的应用场景来激活。

为什么古人要用磨刀比喻初次尝试?或许因为任何能力的展现都需要准备期。就像我学烘焙时,第一次用新模具烤蛋糕总担心失败,但正是这些“发硎新试”的体验积累着进步。当代社会变化加速,我们其实每天都在接触新工具、新方法,保持“新试”心态反而能减少对未知的恐惧。

需要注意这个成语的适用边界。它更适合形容有准备的初次尝试,而非盲目冒险。就像厨师不会用未开刃的刀切菜,我们在尝试新领域时也应该做足功课。当看到朋友转行做自媒体获得首个十万播放量,用“发硎新试”来夸奖,既肯定了前期的积累,又褒奖了突破的勇气。

换个角度看历史典故,庄子笔下“刀刃若新发于硎”本是在讲养生之道。这种古今词义的流转恰好印证:传统文化元素完全可以在现代语境中焕发新生。当我们用“发硎新试”形容AI技术的首次落地应用时,传统智慧就与现代创新产生了奇妙共鸣。

把握这类成语的精髓,关键在于理解其比喻背后的成长逻辑。每个“第一次”都像刀刃接触物体的瞬间,可能溅起火花,也可能留下刻痕,但正是这些印记铺就了通往熟练的道路。下次看到新人做出亮眼表现,不妨用这个成语送上既有文化底蕴又饱含期许的祝福。

"发硎新试"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