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ǔ fǎ hū shàng
成语解释:法:标准,规范。取上等的为标准,也只能得到中等的。指做事要高标准严要求
成语出处:老舍《我怎样写火葬》:“假若文艺作品的目的只是为给人娱乐,那么像《战争与和平》那样的作品便根本不应存在。我们似应当‘取法乎上’吧?”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取灋乎上
英文翻译:pattern oneself after sb. first-rate
取:1.拿到手里:取款。取行李。把电灯泡取下来。2.得到;招致:取乐。取暖。自取灭亡。3.采取;选取:取道。录取。可取。给孩子取个名儿。4.姓。
法:1.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受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则的总称,包括法律、法令、条例、命令、决定等:合法。犯法。变法。军法。婚姻法。绳之以法。依法治国。2.方法;方式:办法。用法。土法。加法。这件事没法儿办。3.标准;模范;可以仿效的:法帖。法书。取法乎上。4.仿效;效法:师法。法其遗志。5.佛教的道理:佛法。现身说法。6.法术:作法。斗(dòu)法。7.姓。8.指法国:法语。法文。9.法拉的简称。一个电容器,充以1库电量时,电势升高1伏,电容就是1法。
乎:1.表示疑问或反问,跟“吗”相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2.表示选择的疑问,跟“呢”相同:然乎?否乎?3.表示揣度,跟“吧”相同:成败兴亡之机,其在斯乎?4.表示祈使,跟“吧”相同:长铗归来乎!5.动词后缀,作用跟“于”相同:在乎。无须乎。出乎意料。合乎规律。超乎寻常。6.形容词或副词后缀:巍巍乎。郁郁乎。迥乎不同。确乎重要。7.跟“啊”相同:天乎!
上:[shàng]1.方位词。位置在高处的:上部。上游。往上看。2.等级或品质高的:上等。上级。上品。3.方位词。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卷。上次。上半年。4.旧时指皇帝:上谕。5.向上面:上缴。上升。上进。6.姓。7.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楼。上车。8.到;去(某个地方):上街。上工厂。他上哪儿去了?9.向上级呈递:上书。10.向前进:老张快上,投篮。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11.出场: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左边的旁门上。这一场球,你们五个先上。12.把饭菜等端上桌子:上饭。上菜。上茶。13.添补;增加:上水。上货。14.把一件东西安装在另一件东西上;把一件东西的两部分安装在一起:上刺刀。上螺丝。15.涂;搽:上颜色。上药。16.达到;够(一定数量或程度):上百人。上年纪。⒁(又shǎng)上声:平上去入。17.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1”。见〖工尺〗。18.表示由低处向高处:爬上山顶。19.表示有了结果或达到目的:锁上门。考上了大学。那时他家穷得连饭都吃不上。20.表示开始并继续:爱上了农村。[shǎng]指上声,“上2”shàng⒁的又音。[shang]1.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脸上。墙上。桌子上。2.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会上。书上。课堂上。报纸上。3.表示某一方面:组织上。事实上。思想上。
“取法乎上”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它背后的道理其实特别接地气。简单来说,就是“把目标定得高一点,哪怕最后没完全达到,结果也不会太差”。比如小明想考班级前十名,结果考了第十五名——虽然没达标,但比他平时二十名的成绩进步多了。这就是典型的“取法乎上,得乎其中”。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不定个容易实现的小目标呢?这就好比爬山,如果你盯着半山腰的小凉亭使劲,可能走到半路就歇脚了;但要是把目光锁定山顶,哪怕最后只爬到三分之二的高度,看到的风景也比凉亭壮观得多。我们公司去年定了个“用户量翻倍”的离谱目标,结果虽然只增长了60%,但这个数字已经是行业平均水平的3倍了。
生活中处处藏着这个智慧。记得我刚学做饭时,照着米其林菜谱折腾三小时,虽然成品和图片相差十万八千里,但味道居然比平时随便炒的菜好吃十倍。你看,高标准就像磁铁,能把人的潜力从舒适区里“吸”出来。有个开奶茶店的朋友更有意思,她要求员工每杯奶茶必须精确到克称重,结果不仅出品稳定,连打扫卫生都比别家店干净——高要求会产生连锁反应。
不过要注意,这个成语可不是让人好高骛远。就像跳高运动员不会把横杆直接升到3米,而是每次提高5厘米。关键是在“向上够”的过程中保持持续进步的状态。我见过最聪明的做法是:把大目标拆成“伸手能够着”的小台阶,每跨一步都给自己发个小红花。这种“步步高”的策略,既避免了望山跑死马的焦虑,又保证了方向正确。
最后分享个冷知识:故宫太和殿的屋脊上有十只小兽,这在中国古建筑中是最高规格。据说当年工匠们就是抱着“取法乎上”的心态,硬是把这些琉璃件做得比设计图还精细三分。如今我们仰望这些六百年前的杰作时,依然能感受到那种追求极致的匠心。或许这就是传统文化给现代人的启示:目标的高度,决定了成果的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