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ié jǔ chóng guī
成语解释:规与规相重,矩矩与相迭,度数相同,完全符合。原比喻动静合乎法度或上下相合,后形容模仿、重复。
成语出处:《三国志 蜀书 郤正传》:“君臣协美于朝,黎庶欣戴于野,动若重规,静若迭矩。”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指烦琐的规矩
繁体字形:曡榘重規
英文翻译:Redundance gauge
叠:1.一层加上一层;重复:重叠。叠石为山。层见叠出。2.折叠(衣被、纸张等):叠衣服。把信叠好装在信封里。3.姓。
矩:1.画直角或方形用的曲尺:矩尺。2.法则;规矩:循规蹈矩。
重:[zhòng]1.重量;分量:举重。这条鱼有几斤重?2.重量大;比重大(跟“轻”相对):体积相等时,铁比木头重。工作很重。脚步很重。话说得太重了。3.程度深:情意重。病势很重。重伤。4.重要:重地。重任。5.重视:敬重。尊重。看重。器重。为人所重。重男轻女是错误的。6.不轻率:自重。慎重。持重。7.姓。[chóng]1.重复:重出。书买重了。2.重新;再:重逢。旧地重游。重写一遍。3.层:云山万重。突破一重又一重的困难。4.使重叠在一起;摞:把两领席重在一起。5.姓。
规:1.画圆形的工具:圆规。两脚规。2.规则;成例:校规。革除陋规。3.劝告:规劝。规勉。4.谋划;打主意:规划。规定。5.姓。
“叠矩重规”这个成语到底该怎么用?先看个例子:某公司要求所有文件必须用红色印章,结果新员工不小心用了蓝色,主管立刻板着脸说:“咱们这儿讲究叠矩重规,下不为例。”这个场景里,成语既表达了遵守规则的重要性,也暗示了过分刻板的管理方式。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只能用在批评守旧的情况吗?”其实不然。比如书法老师指导学生时说:“学楷书要先叠矩重规,把横平竖直练扎实,后期创作才有根基。”这里反而成了强调基础训练的必要性。可见语境不同,褒贬意味会发生奇妙转变。
我在博物馆见过件有趣的事:青铜器修复师坚持用古法材料,旁人觉得效率太低。老师傅却说:“文物修复就得叠矩重规,新技术虽快,但百年后会变色。”这种对传统的坚守,在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尤其值得思考——我们是否在追求便利时,丢失了某些重要价值?
换个角度看问题:如果所有领域都强调叠矩重规,社会还能进步吗?举个反例,某老字号餐馆三十年不换菜单,最初是品质保证,后来却因缺乏创新被年轻人抛弃。这说明规矩就像鞋子,合脚时保护双脚,挤脚时反而成了束缚。
观察现代职场会发现有趣现象:程序员在代码规范上叠矩重规,但在算法设计时天马行空。这种“框架内的自由”或许正是传统智慧给我们的启示——规矩不该是牢笼,而应成为攀登的脚手架。下次遇到死守教条的人,不妨笑着提醒:“您这规矩叠得比千层饼还结实,要不咱们试着加点新馅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