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kǒu chuán xīn shòu
成语解释:心授:不立文字;以师徒心心相印;理解契合;传法授受。通过口头讲述和心中悟解来传授。
成语出处:明 解缙《春雨杂述 评书》:“学书之法,非口传心授,不得其精。”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师徒间口头传授
繁体字形:口傳心授
英文翻译:oral teaching that inspires true understanding within
口:1.嘴。2.出入通过的地方:门口。海口。3.特指港口。也特指长城的关口:转口。出口转内销。口外。古北口。4.行业;系统;专业方向:对口支援。文教口。专业不对口。5.容器与外面相通的部位:碗口儿。瓶子口儿。6.指人口:户口。拖家带口。7.指口味:口重。8.破裂的地方:裂口。疮口。9.刀剑等的锋刃:刀卷口了。10.骡、马、驴等的年龄(因可以由牙齿的状况判断):这匹马六岁口。11.量词。用于人,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三口人。一口猪。两口缸。
传:[chuán]1.由一方交给另一方;由上代交给下代:流传。由前向后传。古代传下来的文化遗产。2.传授:师传。把自己的手艺传给人。3.传播:宣传。胜利的消息传遍全国。4.传导:传电。传热。5.表达:传神。传情。6.发出命令叫人来:传讯。把他传来。7.传染:这种病传人。8.姓。[zhuàn]叙述历史故事的作品(多用于小说名称):《水浒传》。《吕梁英雄传》。
心:1.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圆锥形,大小约跟本人的拳头相等,内部有四个空腔,上部两个是心房,下部两个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张和收缩推动血液循环全身。也叫心脏。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谈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圆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
授:1.交付;给予(多用于正式或隆重的场合):授旗。授奖。授权。2.传授;教:讲授。授课。函授。
什么是“口传心授”?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口头传授,用心领会”,但生活中到底怎么用?比如教孩子骑自行车时,父亲一边扶着车座示范,一边提醒“身体要放松,眼睛看前方”,孩子摔了几次后突然找到平衡感,兴奋地喊“我懂了!”——这种不靠书本、通过经验传递技能的过程,就是口传心授的典型场景。
为什么有些知识必须口传心授?二十年前跟着师傅学木工时,老师傅从不让记笔记,只说“看我怎么发力”。有次刨木板总打滑,师傅把我的手掌按在木料上说:“木头会说话,你手心感受到它的纹路走向了吗?”原来某些肌肉记忆和直觉判断,就像学游泳的换气节奏,确实难以用文字精确描述。
和普通教学有什么区别?大学课堂里,老师按PPT讲解编程逻辑是系统教学;而深夜实验室里,师兄指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说“注意这个异常波动,它可能暗示三种情况……”则是口传心授。后者往往带着“只可意会”的实战经验,就像外婆教的家常菜,火候总说“差不多就行”,但这个“差不多”恰恰是精髓。
我观察到,现在很多传统手艺面临失传,不全是因为技术复杂,而是缺少愿意慢慢教、耐心看的师徒关系。去年采访紫砂壶匠人,他说最难的拉坯工序,必须手把手带徒弟感受泥土的收缩比,“就像教人分辨三十种雨声,光靠说明书怎么行?”
数字时代还需要口传心授吗?短视频教程能教会吉他指法,但乐队前辈按着你的手指说“这个和弦要带点怨气按”,这种带着情感传递的技巧,AI暂时还模仿不了。不过有趣的是,年轻人开始用新的方式延续这种传统——游戏主播边操作边解说连招技巧,健身博主用第一视角直播调整学员动作,本质都是技术时代的“口传心授”。
最近帮朋友的孩子辅导作文,发现他背了很多范文套路,却写不出真情实感。我让他描述奶奶做葱油饼的过程,他支吾半天说不清。直到周末带他去厨房,看着面团在油锅里绽放成金黄色花朵时,他突然蹦出句“面香像会跳舞的星星”——你看,有些灵感的火花,确实要在具体情境中才能迸发。
下次教别人东西时,不妨放下手机,试试面对面示范。那些在互动中自然流淌的细节,那些随着表情和动作传递的窍门,或许正是智能设备永远无法替代的教学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