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ǒu
  • xuá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kǒu sì xuán hé

成语解释:见“口若悬河”。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假使苏秦、张仪、陆贾、郦生复出,口似悬河,舌如利刃,安能动我心哉!”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口才很好

繁体字形:口佀懸河

英文翻译:eloquent

口似悬河的意思

口:1.嘴。2.出入通过的地方:门口。海口。3.特指港口。也特指长城的关口:转口。出口转内销。口外。古北口。4.行业;系统;专业方向:对口支援。文教口。专业不对口。5.容器与外面相通的部位:碗口儿。瓶子口儿。6.指人口:户口。拖家带口。7.指口味:口重。8.破裂的地方:裂口。疮口。9.刀剑等的锋刃:刀卷口了。10.骡、马、驴等的年龄(因可以由牙齿的状况判断):这匹马六岁口。11.量词。用于人,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三口人。一口猪。两口缸。

似:[sì]1.像;如同:似是而非。何其相似乃尔。2.副词。似乎;好像:似属可信。貌似有理。3.胜过;超过:人民的生活一天好似一天。[shì]〔似的〕助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动词性词语的后面,表示和某种事物、情况相像:瓢泼似大雨。飞也似跑去。像别人都不知道似。

悬:1.吊、挂在空中:悬空。2.没着落;没结果:悬案。3.距离远:悬殊。4.〈方〉危险:这件事真悬。5.牵挂:悬念。

河:1.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江河。河流。内河。运河。护城河。一条河。2.指银河系:河外星系。3.(Hé)特指黄河:河西。河套。4.姓。

成语评论

提到“口若悬河”,你会想到什么场景?比如一位老师在讲台上挥洒自如地讲解知识,还是朋友聚会时某个“话痨”停不下来的状态?这个成语本身就像流动的河水,既可能带来滋养,也可能造成泛滥。

最近参加部门会议时,小王的表现堪称典型例子。当领导问及项目进展,他立刻从市场调研讲到技术难点,连午饭时间都分析得头头是道。会后同事打趣:“你刚才的发言真像打开了水龙头。”这种持续输出信息但缺乏重点的状态,正是成语的生动写照。

有人可能会问:口若悬河完全是缺点吗?答案是否定的。去年旅游时遇到位老导游,他能把明代城墙的每块砖石讲出三个典故,游客们听得如痴如醉。这种知识储备与表达能力的完美结合,让语言之河真正浇灌了听众的心田。

我发现这个成语的妙处在于其情境依赖性。就像上周帮表弟准备面试,反复提醒他:“简历上的每个数字都要能展开说明,但千万别把5分钟自我介绍说成单口相声。”掌握表达的收放节奏,或许比单纯能说会道更重要。

有个有趣的现象:在短视频时代,越来越多人习惯用15秒讲清观点。有位做科普的朋友却说:“真正有价值的内容需要涓涓细流般的持续输出。”这让我思考,当碎片化成为常态,口若悬河是否正在变成稀缺能力?

观察身边会发现,真正厉害的表达者都懂得“河道治理”。他们既能在关键时刻引经据典,又能在必要时三言两语切中要害。就像小区里那位调解纠纷的居委会主任,总能在当事人滔滔不绝时适时插话:“咱们先把最关键的问题理清楚。”这种控场能力,或许才是语言艺术的精髓。

下次遇到口若悬河的人,不妨多些耐心观察:他是在构建思维的桥梁,还是单纯享受说话的快感?语言的河流奔涌向前时,带着思考的航船才能抵达意义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