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ǒu
  • xī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kǒu fú xīn fú

成语解释:指从内心及口头都表示信服

成语出处:《人民文学》1977年第9期:“毛主席从革命的根本利益出发,启发我们顾全大局,使我口服心服。”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状语;指信服

繁体字形:口服心服

英文翻译:sincerely convinced

口服心服的意思

口:1.嘴。2.出入通过的地方:门口。海口。3.特指港口。也特指长城的关口:转口。出口转内销。口外。古北口。4.行业;系统;专业方向:对口支援。文教口。专业不对口。5.容器与外面相通的部位:碗口儿。瓶子口儿。6.指人口:户口。拖家带口。7.指口味:口重。8.破裂的地方:裂口。疮口。9.刀剑等的锋刃:刀卷口了。10.骡、马、驴等的年龄(因可以由牙齿的状况判断):这匹马六岁口。11.量词。用于人,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三口人。一口猪。两口缸。

服:[fú]1.衣服;衣裳:制服。便服。2.丧服:有服在身。3.穿(衣服):服丧。4.吃(药):服药。内服。每次服三片。5.担任(职务);承当(义务或刑罚):服刑。服兵役。6.承认;服从;信服:服输。心服口服。你有道理,我算服了你了。7.使信服:服众。以理服人。8.适应:不服水土。9.姓。[fù]用于中药;剂:一服药。

心:1.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圆锥形,大小约跟本人的拳头相等,内部有四个空腔,上部两个是心房,下部两个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张和收缩推动血液循环全身。也叫心脏。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谈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圆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

服:[fú]1.衣服;衣裳:制服。便服。2.丧服:有服在身。3.穿(衣服):服丧。4.吃(药):服药。内服。每次服三片。5.担任(职务);承当(义务或刑罚):服刑。服兵役。6.承认;服从;信服:服输。心服口服。你有道理,我算服了你了。7.使信服:服众。以理服人。8.适应:不服水土。9.姓。[fù]用于中药;剂:一服药。

成语评论

提到“口服心服”,你可能会想到那些让人既认可道理又打心底赞同的场景。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小明原本坚持要熬夜打游戏,妈妈没有直接批评他,而是拿出体检报告说:“你看,医生说你最近视力下降快,再熬夜可能就要戴眼镜了。”小明听完立刻关掉电脑——这就是既在道理上被说服,又在情感上认同的典型状态。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有时候明明道理都对,对方就是不服气?”这就像公司里空降的新领导宣布改革方案,虽然PPT数据详实,但老员工们只是机械点头。问题出在缺少“信任感”这个催化剂。只有当员工看到领导自己先加班优化流程,才会从“知道你说得对”变成“相信你说得好”。

记得去年社区改建健身广场,王大爷带头反对砍树。居委会没急着讲政策,而是组织大家用VR设备体验改造后的场景。当老人们“站”在新广场看到树荫保留区时,反对声自然变成了支持声。这种让反对者亲自参与决策的方式,往往比单纯讲道理更有效。

有意思的是,现在很多APP的更新说明也开始用这招。它们不再列技术参数,而是写“现在拍视频不怕手抖了”“聊天记录终于能云备份”。用户不仅理解功能升级,还会觉得“这确实解决我的痛点”。这种从用户视角出发的沟通方式,本质上就是在创造口服心服的条件。

观察发现,越是信息透明的环境,口服心服的情况越多。就像疫情期间专家天天开直播答疑,刚开始大家将信将疑,后来看到他们额头上的口罩压痕和黑眼圈,质疑声逐渐变成主动转发科普文章。可见真诚的态度本身,就是最好的说服力。

下次遇到需要说服别人的情况,不妨试试“事实+共情”的组合拳。比如劝朋友戒烟,与其复述肺癌数据,不如说:“上周打球你才跑半场就喘得厉害,要不要试试逐步减少?”既有客观参照物,又关联对方切身感受,往往能打开真正的心服之门。

口服心服的造句

  1. 造句 老师的教诲言之有理,令人口服心服。
  2. 造句 要让人家口服心服,以力服人是不行的,只能说服。不能压服。压服的结果总是压而不服。
  3. 造句 说他们是一只更好的球队也是让人口服心服的。
  4. 造句 讲出话来,有层有次,有理有据,使人口服心服,因此,马可在当地名声大震.
  5. 造句 强盗头目口服心服,随即将自己的种种罪行一一如实供出……
  6. 造句 哈哈,万老儿,今天让你输得口服心服!
  7. 造句 赵晓刚也对赵晓猛口服心服,并且也希望借助这次机会一举突破到修炼者的最高层次:6级修炼者。
  8. 造句 李叔你说的不错,不过今天这场赌赛,我是输得口服心服,那些场面话我也不说了。
  9. 造句 所以,罗森赢了我,赢得很轻松,而且赢得我口服心服。
  10. 造句 看见陆羽那副口服心服的模样,李大爷捋着并不存在的胡须,得意洋洋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