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ǒu
  • chǐ 齿
  • shēng
  • xiā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kǒu chǐ shēng xiāng

成语解释:嘴和牙齿都有香味。比喻所读的作品意味深长,隽永宜人。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56回:“前者捧读诸位姐姐佳作,真令人口齿生香。”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文章等

繁体字形:口齒生香

英文翻译:pregnant with meaning

口齿生香的意思

口:1.嘴。2.出入通过的地方:门口。海口。3.特指港口。也特指长城的关口:转口。出口转内销。口外。古北口。4.行业;系统;专业方向:对口支援。文教口。专业不对口。5.容器与外面相通的部位:碗口儿。瓶子口儿。6.指人口:户口。拖家带口。7.指口味:口重。8.破裂的地方:裂口。疮口。9.刀剑等的锋刃:刀卷口了。10.骡、马、驴等的年龄(因可以由牙齿的状况判断):这匹马六岁口。11.量词。用于人,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三口人。一口猪。两口缸。

齿:1.牙12.物体上齿形的部分:锯齿儿。梳齿儿。篦子缺了几个齿儿。3.带齿儿的:齿轮。4.并列;引为同类:齿列。不齿于人类。5.年龄:序齿。齿德俱尊。6.说到;提起:齿及。不足齿数(shǔ)。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优生优育。生于北京。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丧生。舍生取义。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发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烧:生火。生炉子。10.姓。11.果实没有成熟(跟“熟”相对,下12.—13.同):生柿子。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夹生饭。生吃瓜果要洗净。15.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生石膏。生铁。16.生疏:生人。生字。认生。刚到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强:生凑(勉强凑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医生。20.某些副词的后缀,如“好生、怎生”等。

香:1.(气味)好闻(跟“臭”相对):香水。香皂。这花真香。2.食物味道好:饭很香。3.吃东西胃口好:这两天吃饭不香。4.睡得踏实:睡得正香呢。5.受欢迎;被看重:吃香。这种货物在农村很香。6.香料:檀香。沉香。龙涎香。7.用木屑掺香料做成的细条,燃烧时,发出好闻的气味,在祭祀祖先或神佛时常用,有的加上药物,可以熏蚊子:线香。蚊香。烧一炷香。8.亲吻:香面孔。9.姓。

成语评论

口齿生香”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吃完东西后嘴里还留着香味,但更多时候用来形容语言或文字令人回味无穷。比如朋友分享一道家乡菜的做法,你听完后忍不住感叹:“听你说得这么详细,我仿佛已经尝到了味道,真是口齿生香!”

有人可能会问:“口齿生香只能用来夸食物吗?”当然不是!比如听了一场精彩的演讲,结束后你可能会对同伴说:“他讲的故事太有画面感了,听完感觉口齿生香,像喝了杯清茶似的。”这里就用它形容语言带来的精神享受。

我曾在书店见到有趣的一幕:有位老先生捧着本散文集,边看边点头,最后对店员说:“这书里的句子读起来口齿生香,比吃桂花糕还舒服。”这种用法跳出了传统的美食比喻,反而让成语有了更灵动的表达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成语自带“余韵悠长”的意味。比如形容一首诗时,如果说“这首诗读来口齿生香”,其实是在强调它的韵律感和画面感能持续引发联想,就像吃完薄荷糖后喉咙里的清凉感久久不散。

有次在茶会上,我尝试用这个词形容不同艺术形式:听完古琴演奏后说“琴声余音绕梁”,尝完茶点后说“这点心令人口齿生香”。发现两者虽然都表达“余味”,但前者侧重听觉延续,后者更强调感官的直接愉悦。这种细微差别让语言变得更有趣味。

如今人们常用“上头”形容让人沉迷的事物,但“口齿生香”反而有种慢品细酌的雅致。试着在下次吃到惊艳的美食时,别只说“太好吃了”,换成“这道菜做得口齿生香”,说不定能让饭桌话题变得更有文化气息呢。

口齿生香的造句

  1. 造句 陈到,对你如百年陈酿香醇不散,口齿生香;对旁人,似十年陈醋酸尽他们的牙。
  2. 造句 耳清目明,口齿生香,感觉连呼出的气息中都带着香甜。
  3. 造句 段侍国轻抿了一口茶水,茶香扑鼻,口齿生香,不由一声轻叹:好茶。
  4. 造句 这杯碧绿茶水喝下去,口齿生香。
  5. 造句 就这样吧……我淡淡一笑,从桌子上拿起一个红色糕点,咬入口中,口齿生香,不由多吃了几块。
  6. 造句 有间茶馆,今日十三,掌柜的喝的是高桥银锋,秦始也跟着喝这种因茶条白毫似雪,堆叠如山而闻名的茶,一口下肚,口齿生香,味醇如汤。

"口齿生香"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