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ǔ xīn gǔ mào
成语解释:貌:容貌。形容外表和内心具有古人的风范
成语出处:宋·陈亮《谢陈同知启》:“古心古貌,读前辈未见之书。”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有古人的风范
繁体字形:古心古貌
英文翻译:Ancient heart and ancient appearance
古:1.古代(跟“今”相对):远古。厚今薄古。2.经历多年的:古画。古城。这座庙古得很。3.具有古代风格的:古拙。古朴。4.真挚纯朴:人心不古。5.古体诗:五古。七古。6.姓。
心:1.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圆锥形,大小约跟本人的拳头相等,内部有四个空腔,上部两个是心房,下部两个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张和收缩推动血液循环全身。也叫心脏。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谈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圆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
古:1.古代(跟“今”相对):远古。厚今薄古。2.经历多年的:古画。古城。这座庙古得很。3.具有古代风格的:古拙。古朴。4.真挚纯朴:人心不古。5.古体诗:五古。七古。6.姓。
貌:1.相貌:面貌。容貌。以貌取人。2.外表的形象;样子:全貌。貌合神离。3.姓。
“古心古貌”这个词,乍一听像是描述古董或老物件,但它的内涵远比字面更有趣。举个例子:老城区的茶馆里,一位满头银发的说书先生,穿着褪色的长衫,用抑扬顿挫的方言讲述《三国演义》,台下听众如痴如醉——这便是“古心古貌”的鲜活画面。人物从内到外都保留着传统的韵味,仿佛时光在这里按下了暂停键。
问题来了:为什么现代人依然会被“古心古貌”吸引?或许因为快速迭代的社会中,这种“不变”反而成了稀缺品。就像年轻人热衷汉服拍照、追捧手工陶瓷,表面看是追求复古美学,实则是渴望在标准化流水线生活里,触摸到一丝有温度的真实感。
我曾拜访过一位坚持古法造纸的匠人。他的作坊没有机械轰鸣,只有木槌敲打树皮的咚咚声,纸浆在竹帘上沥水的淅沥声。当被问及“为什么不买现代设备”时,他擦着汗笑道:“机器省时间,但省不掉纸里的‘人气’。”这种对传统的敬畏,或许正是“古心古貌”的深层价值——它不仅是形式,更是对生命节奏的主动选择。
有趣的是,“古”未必等于“旧”。在杭州某创意园区,设计师将榫卯结构融入现代家具,明代圈椅的线条邂逅北欧极简风,竟碰撞出令人惊艳的和谐美。这提醒我们:真正的“古心古貌”从不是复制粘贴历史,而是让文化基因在新时代语境中自然生长。
下次遇见留着山羊胡的茶道师傅,或是固执地用手写书信的老人,不妨多停留片刻。他们的存在本身就像活态博物馆,提醒着我们:有些东西跑得太快时,需要回头看看来时的路。毕竟,知道从哪里出发的人,或许更清楚该往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