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ìng
  • móu
  • gāo
  • jiù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ìng móu gāo jiù

成语解释:指另找一份职业,意即辞去原职

成语出处:金玉舟《赵匡胤》第11章:“所以想贤侄还是另谋高就为好,不知意下如何?”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口语

繁体字形:另謀高就

英文翻译:find another job

另谋高就的意思

另:别的,以外:另外。另行(xíng)。另议。另眼看待。另起炉灶(a.喻重新做起;b.喻另立门户,另搞一套)。

谋:1.主意;计谋;计策:阴谋。足智多谋。2.图谋;谋求:谋生。谋害。为人类谋福利。3.商议:不谋而合。4.姓。

高:1.从下向上距离大;离地面远(跟“低”相对,2.同):高楼大厦。这里地势很高。3.高度:那棵树有五米高。书桌高八十厘米。4.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从底部到顶部(顶点或平行线)的垂直距离。5.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的:高速度。体温高。见解比别人高。6.等级在上的:高等。高年级。哥哥比我高一班。7.敬辞,称别人的事物:高见。高论。8.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高锰酸钾。9.姓。

就:1.凑近;靠近:迁就。避难就易。2.到;开始从事:就位。就业。就寝。就学。就职。3.被;受:就歼。就擒。4.完成;确定:成就。功成名就。生铁铸就的,不容易拆掉。5.趁着(当前的便利);借着(有时跟“着”字连用):就便。就近。就手儿。就着灯光看书。6.一边儿是菜蔬、果品等,一边儿是主食或酒,两者搭着吃或喝:花生仁儿就酒。7.表示动作的对象或话题的范围:他们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就工作经验来说,他比别人要丰富些。8.表示在很短的时间以内:我就来。您稍等一会儿,饭就好了。9.表示事情发生得早或结束得早:他十五岁就参加革命了。大风早晨就住了。10.表示前后事情紧接着:想起来就说。卸下了行李,我们就到车间去了。11.表示在某种条件或情况下自然怎么样(前面常用“只要、要是、既然”等或者含有这类意思):只要用功,就能学好。他要是不来,我就去找他。谁愿意去,谁就去。12.表示对比起来数目大,次数多,能力强等:你们两个小组一共才十个人,我们一个小组就十个人。他三天才来一次,你一天就来三次。这块大石头两个人抬都没抬起来,他一个人就把它背走了。13.放在两个相同的成分之间,表示容忍:大点儿就大点儿吧,买下算了。14.仅仅;只:以前就他一个人知道,现在大家都知道了。15.表示加强肯定:我就知道他会来的,今天他果然来了。我就不信我学不会。那就是他的家。幼儿园就在这个胡同里。16.表示假设的让步,跟“就是”2相同:你就送来,我也不要。

成语评论

另谋高就”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寻找更好的职位或发展机会”,但具体怎么用呢?举个例子:小李觉得现在的工作无法发挥自己的专长,于是果断辞职,另谋高就,最终在一家科技公司找到了更适合的岗位。你看,这里既点明了主动选择的勇气,也暗示了更好的结果。

有人可能会问:另谋高就”只能用在职场吗?当然不是。比如王阿姨退休后自学烘焙,开了一家网红甜品店,邻居们都说她这是“另谋高就,活出第二人生”。你看,跳出固定框架,这个成语也能用来形容人生阶段的转型。

不过要注意语境。比如小张因为和同事吵架被辞退,这时候说他“另谋高就”就不太合适——毕竟成语更强调主动规划和积极态度。换句话说,另谋高就”的背后是清醒的自我认知,而不是被动接受变化。

说到这儿,我想到一个现象:很多人把“跳槽”等同于“另谋高就”,其实不完全一样。比如程序员老陈为了高薪频繁换公司,三年换了五份工作,同事调侃他“不是在另谋高就,就是在准备另谋高就的路上”。这种用法反而带点调侃意味,说明过度追求变动未必是好事。

个人觉得,“另谋高就”最有价值的部分在于它的双向视角。对公司而言,员工离开可能带来新鲜血液;对个人而言,新机会可能激发潜能。就像朋友公司曾有位销售骨干转行做心理咨询,老板虽然遗憾,却公开表示:“她的另谋高就,让我们看到职场更多的可能性。”

说到底,这个词更像是人生赛道的切换按钮。关键不在于“离开”本身,而在于清楚知道为什么要离开,以及走向哪里。毕竟,真正的“高就”未必是更高的职位或收入,而是找到能让自己持续成长的空间。

另谋高就的造句

  1. 造句 他在此处无法发挥所长,只好另谋高就。
  2. 造句 怎么回事,不是在公司干好好的吗,要另谋高就了?哪能这回事呢,在说你看谁愿意要我呢。
  3. 造句 这是之前一位教习的寓所,那位教习已经另谋高就,你不妨在此暂住些日子。
  4. 造句 从客观上讲我是为你好,这里并不适合你不如另谋高就,给你看分数,是因为我主观上认为明人不作暗事。
  5. 造句 武陵子早就想脱离《六朝晚报》另谋高就了,报社的空气使他感到十分沉闷。
  6. 造句 有部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并不是真正想去工作,而是把用人单位作为跳板,一旦户口解决了,有了一定工作经验,就要求调动或不辞而别,另谋高就。
  7. 造句 我们从未反对过,如果我们真的反对,早就被扫地出门,另谋高就了。
  8. 造句 花教练知道李如意已经威名扫地,再无必要留在武馆,如今见他自动提出辞职,只好顺水推船送客出门,于是让人给他结算了薪酬,打发他离开武馆另谋高就。
  9. 造句 相信,有不少作者因此而放弃,或另开新书,或换一个马甲继续努力,甚至因此而另谋高就,完全放弃写作。
  10. 造句 就是基于我的不好表现,学校觉得教不了我这样的学生,让我另谋高就啊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