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ìng pì xī jìng
成语解释:另外开辟一条路。比喻另创一种风格或方法
成语出处:叶圣陶《倪焕之》:“对于这样另辟蹊径的教育宗旨与方法,自己确有坚强的信念。”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另创一种风格
繁体字形:另辟蹊徑
英文翻译:to open or find a new path or snap course
另:别的,以外:另外。另行(xíng)。另议。另眼看待。另起炉灶(a.喻重新做起;b.喻另立门户,另搞一套)。
辟:[bì]1.君主:复辟。2.姓。3.排除:辟邪。4.同“避”。5.帝王召见并授予官职:辟举(征召和荐举)。[pī][辟头](pītóu)同“劈头”。[pì]1.透彻:精辟。透辟。2.驳斥或排除(不正确的言论或谣言):辟谣。辟邪说。3.法律;法:大辟(古代指死刑)。
蹊:[qī]〔蹊跷〕也说跷蹊。奇怪可疑。[xī]小路。
径:1.小路:曲径。山径。2.喻指达到目的的途径、方法:捷径。门径。3.副词。直接地:径行办理。4.直径:口径。半径。5.古又同“竟”。
什么是"另辟蹊径"?简单来说就是不走寻常路。记得小时候玩迷宫游戏吗?当所有同学都拿着铅笔在纸上画路线时,同桌小明突然把纸倒过来看,结果三秒就找到了出口。这个成语的精髓,就在于用别人想不到的方式解决问题。
为什么需要另辟蹊径?看看现在的科技发展就知道了。十年前谁会相信电动汽车能取代燃油车?特斯拉的工程师们没有在发动机效率上死磕,而是把电池技术做到了极致。这种思维转换就像做数学题时换用几何方法解代数题,往往能发现意料之外的解题捷径。
实际生活中怎么运用?有个开餐馆的朋友让我印象深刻。疫情后餐饮业普遍萧条,他却在店门口支起烧烤架,把原本的私房菜改成"看得见的烹饪秀",结果日均客流量翻了三倍。这让我想到,创新不一定需要高科技,换个展示角度就是新天地。
另辟蹊径等于完全抛弃传统吗?恰恰相反。就像书法家要练好楷书才能创作狂草,我认识的设计师都会先掌握经典配色理论,再打破规则创造惊艳搭配。去年参观苏州博物馆,贝聿铭大师将现代几何造型融入传统园林,正是这种"站在巨人肩上创新"的完美诠释。
有人觉得这是投机取巧怎么办?其实任何创新都伴随着风险。就像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可能要经历多次失败。但观察现在的直播行业,最早试水的那批人确实承受了非议,却也开辟了全新的商业形态。关键是要在创新和务实间找到平衡点。
最近观察到个有趣现象: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尝试"逆向考研"。当多数人挤破头冲名校时,有些人选择报考冷门专业,反而获得了更优质的教育资源。这种选择看似反常,实则暗含避开红海竞争的生存智慧。或许这就是另辟蹊径在现代社会的生动实践。
说到底,突破常规的勇气需要智慧护航。就像航海的哥伦布,既要敢于驶向未知海域,又要懂得借助季风和星象。下次遇到难题时,不妨暂时放下惯性思维,像拆礼物那样换个角度观察问题,说不定就能发现包装纸下的惊喜蝴蝶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