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í diū gǔ duī
成语解释:
成语出处: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
繁体字形:吉丢古堆
英文翻译:Gidui ancient heap
吉:1.吉利;吉祥。与“凶”相对:逢凶化吉。2.吉林的简称。
丢:1.遗失;失去:钱包丢了。丢了工作。2.扔:不要随地丢果皮。3.搁置;放:技术丢久了就生疏了。只有这件事丢不开。
古:1.古代(跟“今”相对):远古。厚今薄古。2.经历多年的:古画。古城。这座庙古得很。3.具有古代风格的:古拙。古朴。4.真挚纯朴:人心不古。5.古体诗:五古。七古。6.姓。
堆:1.堆积:粮食堆满仓,果子堆成山。2.用手或工具把东西堆积起来:场上的人在堆麦秸。把书堆在桌子上。3.堆积成的东西:柴火堆。土堆。4.小山(多用于地名):滟滪堆(长江瞿塘峡口的巨石,1958年整治航道时已炸平)。双堆集(在安徽)。5.用于成堆的物或成群的人:一堆黄土。一堆人。
“吉丢古堆”这个词,乍一听有点像网络流行语,但仔细想想,可能是个谐音梗?比如有人想表达“积少成多”却记混了发音,于是造出这个有趣的表达。其实无论是“积少成多”还是虚构的“吉丢古堆”,核心都在于传递一种积累的力量。
举个例子:小明每天背5个英语单词,朋友笑他“这点量有啥用?”但一年后,小明竟掌握了1800多个词汇,能流畅阅读英文新闻。这时候大家才反应过来——原来碎片化的努力,时间一长真能堆出肉眼可见的成果。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什么都讲效率,慢慢积累会不会被时代淘汰?”这个问题本身就藏着答案。观察那些“一夜爆红”的案例,背后往往有数年沉淀:视频博主在成名前拍过几百条废片,创业者融资前修改过几十版商业计划书。就像搭积木,每一块看似普通,但组合方式决定了最终高度。
个人觉得,现代人容易陷入“成果焦虑”,反而忽视了量变到质变的规律。我有个同事坚持每天中午散步时听行业播客,两年后竟成了部门里的“跨界知识库”。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成长方式,或许比急功近利更能抵御不确定性。
下次当你觉得“这点小事不值得做”时,不妨想象自己正在往存钱罐里投硬币。叮当响的声音或许微不足道,但某天砸开罐子,里面叮叮当当的,全是通往目标的脚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