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iào er láng dāng
成语解释:形容仪容不整;作风散漫;态度不严肃或不认真等。
成语出处:丰子恺《口中剿匪记》:“到后来它们作恶太多,个个变坏,歪斜偏侧,吊儿郎当,根本没有替我服务。”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多用在日常口语里。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繁体字形:弔兒郎當
英文翻译:To hang a baby
吊:1.悬挂:门前吊着两盏红灯笼。2.祭奠死者或慰问死者的家属等:吊丧。3.用绳子向上提或向下放:把篮子吊下来。4.收回:吊销。5.给皮桶子加面或里子:吊皮袄。6.把球轻轻打到对方防守薄弱的地方:吊底线。打吊结合。7.量词。旧时钱币单位。一千个制钱或值一千个制钱的铜币数量叫一吊。
儿:1.雄性的:儿马。儿狗。2.后缀(注音作r)。3.名词后缀,主要有下面几种作用。a)表示小:盆儿、棍儿、窟窿儿、小车儿。b)表示词性变化:吃儿、盖儿、卷(juǎn)儿(动词名词化);亮儿、尖儿、零碎儿(形容词名词化)。c)表示具体事物抽象化:门儿、根儿、油水儿。d)区别不同事物:白面—白面儿(海洛因),老家—老家儿(父母和家中其他长辈)。4.少数动词的后缀:玩儿。火儿。参看〖儿化〗。“兒”
郎:[láng]1.古代官名:侍郎。员外郎。2.对某种人的称呼:货郎。放牛郎。女郎。3.女子称丈夫或情人:郎君。情郎。4.旧时称别人的儿子:大郎。令郎。5.姓。[làng]见〖屎壳郎〗。
当:[dāng]1.担任:他当组长。2.承担:敢作敢当。3.主持:当家。4.相称:旗鼓相当(比喻实力相等)。5.应该:理当如此。6.介词。1.组成时间短语,表示事件发生的时间:当我到家时,他已经走了。正当大家吃饭的时候,他回来了。2.组成处所短语,表示事件发生的处所:当众出丑。当着大家的面把话讲清楚。7.阻挡:人民军队,锐不可当。8.拟声词。撞击金属器物的声音:丁丁当当。9.抵得上;等于:一以当十。[dàng]1.合适:处理得当。3.以为:我当你走了。4.当作:别把我当客人看待。5.指事情发生的(时间):当年。6.向当铺抵押实物借钱:把金表拿去当了。7.抵押在当铺里的实物:赎当。
哎呦喂,说到“吊儿郎当”这词儿,你脑海中是不是立马浮现出那种走路晃肩膀、干啥都漫不经心的主儿?比如隔壁老王家的儿子,整天趿拉着拖鞋在小区晃悠,问他“工作找咋样了?”他就咧嘴一笑:“急啥,明天再说呗!”你瞅瞅,这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句嘛!
这时候可能有人要问:“这成语只能用来形容人吗?”嘿,格局打开!比如说公司开会,老板激情澎湃讲战略,底下小张却翘着二郎腿刷短视频,同事戳他胳膊提醒,他还回一句“听着呢听着呢”——这种场合用“吊儿郎当”形容工作态度,那叫一个精准到位。
不过话说回来,吊儿郎当就一定是贬义词吗?咱得掰扯掰扯。您看那些搞艺术创作的,穿着大裤衩在咖啡厅画草图,外人看着觉得不修边幅,可人家脑袋里正酝酿着惊世创意呢!这时候的“吊儿郎当”反而透着股不拘小节的洒脱劲儿,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周末约朋友爬山,结果这哥们儿迟到半小时不说,到了山脚发现没带水壶,还嬉皮笑脸说“正好锻炼耐渴能力”。这种时候你骂他吊儿郎当吧,看他那乐天派的样子又气不起来。所以说啊,这词儿用起来得看语境,关键得把握住“态度随意但不过分”那个度。
咱再往深了想,现在年轻人常把“躺平”“摆烂”挂嘴边,和“吊儿郎当”算不算亲戚关系?要我说啊,吊儿郎当更像是个中性词——它可以是偷懒的借口,也可以是压力的缓冲阀。就像我家表弟备考那阵子,白天看着吊儿郎当打游戏,其实半夜偷偷刷题到两点,这种“战略性放松”反倒帮他考上了重点大学。
最后给大伙儿提个醒:生活中偶尔吊儿郎当无伤大雅,但重要事儿上可得拎得清。就像老话说的“松紧带绷久了会断”,咱既要学会给自己松松绑,也别真把“随便”当成了人生信条。您琢磨琢磨,是不是这么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