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ó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óng fú hé qì

成语解释:比喻完全相合,完全相同。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孙策传》:“术甚奇之,以坚部曲还策”裴松之注引《吴历》:“一与君同符合契,有永固之分,今便行矣。”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多用于见解与现象等

繁体字形:同符合契

英文翻译:Congruence

同符合契的意思

同:[tóng]1.相同;一样:同类。同岁。同工同酬。大同小异。条件不同。同是一双手,我为什么干不过他?2.跟…相同:同上。同前。“弍”同“二”。3.共同:一同。会同。陪同。4.一同;一齐(从事):同甘苦,共患难。我们俩同住一个宿舍。5.引进动作的对象,跟“跟”相同:有事同群众商量。6.引进比较的事物,跟“跟”相同:他同哥哥一样聪明。今年的气候同往年不一样。7.表示与某事有无联系,跟“跟”相同:他同这件事无关。8.表示替人做事,跟“给”相同:这封信我一直同你保存着。你别着急,我同你出个主意。9.表示联合关系,跟“和”相同:我同你一起去。10.姓。[tòng]见〖胡同〗。

符:1.符节:兵符。虎符(虎形的兵符)。2.代表事物的标记;记号:符号。音符。3.符合(多跟“相”或“不”合用):两个数目相符。他所说的与事实不符。4.道士所画的一种图形或线条,声称能驱使鬼神、给人带来祸福:护身符。画了一张符。5.姓。

合:[hé]1.闭;合拢:合眼。笑得合不上嘴。2.结合到一起;凑到一起;共同(跟“分”相对):合办。同心合力。3.全:合村。合家团聚。4.符合:合情合理。正合心意。5.折合;共计:一公顷合十五市亩。这件衣服连工带料合多少钱?6.应当;应该:理合声明。7.旧小说中指交战的回合:大战三十余合。8.在太阳系中,当行星运行到与太阳、地球成一直线,并且地球不在太阳与该行星之间的位置时,叫做合。9.姓。10.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閤”[gě]1.容量单位,10勺等于1合,10合等于1升。2.量粮食的器具,容量是1合,方形或圆筒形,多用木头或竹筒制成。

契:[qì]1.证券,证明买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契约。契据。房契。2.相合,相投:相契。契合。默契。契友。契分(fèn)(投合无间的情分)。契厚。3.用刀雕刻:契刻。契舟求剑。4.〔契机〕指事物转化的关键。5.刻的文字,近代称甲骨文:书契。契文(甲骨文)。[qiè]古同“”,用刀子刻。[xiè]古人名,中国商朝的祖先,传说是舜的臣,助禹治水有功而封于商。

成语评论

同符合契”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它其实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简单来说,它形容两个人的想法或行动像拼图一样严丝合缝地吻合。比如你和朋友同时说出同一句台词,或者同事没开口你就递上了需要的资料,这种默契时刻就是“同符合契”的生动写照。

这个成语和“心有灵犀”有什么区别呢?虽然都表示默契,但“同符合契”更强调外在行为的契合,就像两把钥匙能开同一把锁;而“心有灵犀”侧重内心的情感共鸣。比如夫妻俩不约而同买了对方爱吃的菜,这既是“同符合契”也是“心有灵犀”,但前者更突出行为结果,后者更强调心意相通。

记得去年我们部门做年终汇报时,我和搭档小王没经过排练,他讲数据我展示图表,衔接得就像提前排练过。事后总监笑着说:“你俩这配合真是同符合契。”这种工作场景中的默契,往往源于长期磨合形成的思维同频。

现代人更需要这种默契吗?在快节奏的社会协作中,“同符合契”的价值愈发凸显。就像编程团队里,前端工程师和UI设计师如果能对产品逻辑达成深度共识,就能省去大量沟通成本。不过要注意,默契不等同于盲目附和,真正有价值的契合需要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有个有趣的现象:老一辈人常说“夫妻相”,本质上也是“同符合契”的另类表现。朝夕相处的人会不自觉地模仿对方的表情习惯,这种生物学层面的趋同,反而印证了成语背后蕴含的深刻规律——持续互动会自然催生一致性。

下次遇到意见分歧时,或许可以换个角度想:差异本身就是在为更高层次的“同符合契”做铺垫。就像交响乐团的乐器需要先调音才能和谐演奏,人与人之间也需要通过碰撞磨合找到共振频率。这种动态平衡的默契,或许才是合作的终极形态。

"同符合契"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