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āng
  • róu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ǔ gāng rú róu

成语解释:柔:软;刚:硬。吐出硬的,吃下软的。比喻怕强欺软。

成语出处:《诗经 大雅 烝民》:“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吐剛茹柔

英文翻译:avoid the strong and bully the weak

吐刚茹柔的意思

吐:[tǔ]1.使东西从嘴里出来:吐核儿(húr)。吐痰。2.从口儿或缝儿里长出来或露出来:吐穗儿。吐絮。蚕吐丝。3.说出来:谈吐。吐露。吐字。吐实情。[tù]1.(消化道或呼吸道里的东西)不自主地从嘴里涌出:呕吐。吐血。上吐下泻。2.比喻被迫退还侵占的财物。

刚:1.硬;坚强(跟“柔”相对):刚强。刚直。他的性情太刚。2.姓。3.恰好:不大不小,刚合适。4.表示勉强达到某种程度;仅仅:清早出发的时候天还很黑,刚能看出前面的人的背包。5.表示行动或情况发生在不久以前:他刚从上海回来。那时弟弟刚学会走路。6.用在复句里,后面用“就”字呼应,表示两件事紧接:刚过立春,天气就异乎寻常地热了起来。

茹:1.吃:茹素。含辛茹苦。2.姓。

柔:1.软(跟“刚”相对):柔软。柔韧。柔枝嫩叶。2.使变软:柔麻。3.柔和(跟“刚”相对):柔情。温柔。她的性子很柔。4.姓。

成语评论

吐刚茹柔”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其实说的是一种常见现象——欺负弱者、畏惧强者。比如,公司里有个同事,对领导点头哈腰、言听计从,但对下属却总是挑刺甩锅,这就是典型的“吐刚茹柔”。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有些人会有这种行为?其实背后藏着人性中的趋利避害心理。面对比自己强的人,担心得罪对方会吃亏;而面对比自己弱的人,又觉得无需顾忌,甚至通过打压他人来彰显自己的“地位。

举个例子:小区里有个爱管闲事的张阿姨。她见到遛狗不牵绳的壮汉就假装没看见,转头却对独居老人大声训斥乱扔垃圾。这种行为不仅让人反感,长期下来还会破坏人际关系,甚至让自己陷入孤立。

那该怎么避免成为“吐刚茹柔”的人呢?我的看法是:保持内外一致的处事原则。比如工作中,面对甲方的高压要求可以据理力争,而不是把压力转嫁给团队新人;遇到外卖员送餐迟到,与其咄咄逼人,不如多些理解沟通。

有个有趣的现象是,越是内心缺乏安全感的人,越容易表现出“欺软怕硬”。就像班级里总有些同学,被老师批评后转头就去嘲笑更内向的同学。这种循环本质上源于对自我价值的不确定,需要通过对比来找存在感。

现实中,我们或许都遇到过类似场景。比如在家庭聚会上,亲戚们对事业有成的表哥热情追捧,却对做家政服务的表姐冷嘲热讽。这时候如果能主动打破这种偏见,比如夸赞表姐的细心负责,就是在用实际行动反对“吐刚茹柔”。

说到底,待人接物就像照镜子。当我们用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他人时,不仅能让周围环境更和谐,其实也是在培养自己的底气和格局。毕竟,真正的强者从不需要通过贬低他人来证明自己。

下次遇到需要表态的场合,不妨先问问自己:我现在的做法,是出于公心还是私利?是坚持原则还是迎合权势?这样的自省,或许就是跳出“吐刚茹柔”怪圈的第一步。

"吐刚茹柔"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