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á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án tú rú dú

成语解释:荼:苦菜;茹:吃。比喻历尽辛苦

成语出处:明·张居正《答松谷陈相公书》:“不肖自罹大敌,求归未得,含荼茹毒,蒙垢忍辱,须发磻然,已具有足老状矣。”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含荼茹毒

英文翻译:Containing tea Ru poison

含荼茹毒的意思

含:1.东西放在嘴里,不咽下也不吐出:含一口水。含着橄榄。2.藏在里面;包括在内;容纳:含着眼泪。这种梨含水分很多。工龄满三十年以上(含三十年)者均可申请。3.带有某种意思、情感等,不完全表露出来:含怒。含羞。谈吐中含着一种失落感。

荼:1.古书上指一种苦菜。2.古书上指一种茅草的白花:如火如荼。

茹:1.吃:茹素。含辛茹苦。2.姓。

毒:[dú]1.有害的性质或有害的东西:毒气。毒性。毒饵。毒药。毒蛇。吸毒。贩毒。2.害,伤害:毒害。毒化。毒杀。莫予毒也(没有谁能危害我,即谁也不能把我怎么样)。3.凶狠,猛烈:毒辣。毒计。毒刑。狠毒。恶毒。4.恨,以为苦:令人愤毒。[dài]古同“”,玳瑁。

成语评论

你听过“含荼茹毒”这个成语吗?乍一听可能会疑惑:这究竟是形容吃苦还是忍耐?其实它原本出自《诗经》,指“含着苦菜、吞下毒物”,比喻承受着身体或精神上的双重折磨。比如:“创业初期,他每天工作16小时,既要应对资金压力又要安抚团队情绪,真可谓含荼茹荼。”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含辛茹苦”有什么区别呢?关键在于承受对象的性质。“含辛茹苦”侧重描述长期忍耐生活困苦,而“含荼茹毒”更强调同时承受不同性质的磨难。举个现代例子更易理解:“医护人员在疫情期间既要直面感染风险,又要处理患者的焦虑情绪,这种双重压力用‘含荼茹毒’形容再贴切不过。”

这个成语在当代还有现实意义吗?我认为特别适合形容现代社会中的“情绪劳动者”——比如客服人员既要保持专业态度,又要消化客户的负面情绪;教师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又要处理学生心理问题。这种职业状态恰如成语描绘的“同时吞咽不同苦涩”。

值得思考的是,当我们使用这类成语时,往往容易忽略其背后的人文关怀。每次说出“含荼茹毒”,其实是在提醒我们关注那些默默承受多重压力的人群。或许下次遇到坚持在困难岗位的人,除了感叹他们的不易,更应该给予实质性支持——毕竟语言的力量,应该转化为行动的温度。

最后留个小问题:你最近是否遇到过类似“含荼茹毒”的处境?试着用这个成语描述自己的经历,或许能帮助他人更直观地理解你的处境。语言不仅是表达工具,更是连接心灵的桥梁。

"含荼茹毒"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