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īng
  • biàn 便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īng qí zì biàn

成语解释:听:听任。听任它自然发展与行动

成语出处:清·薛福成《请豁除旧禁招徕华民疏》:“中国出洋之民数百万,粤人以佣工为较多,其俗里虽贱视之,尚能听其自便,衣食之外,颇积余财。”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表示不干涉

繁体字形:聽其自便

英文翻译:consult one's pleasure

听其自便的意思

听:1.用耳朵接受声音:听广播。2.服从;接受;照办:一切行动听指挥。不听劝告。3.任凭:听其自然。4.判断;治理:垂帘听政。5.英语音译词。金属制的密封罐、筒等。也用作量词:听装香烟。一听啤酒。

其:[qí]1.人称代词。他(她、它)的;他(她、它)们的:各得其所。自圆其说。2.人称代词。他(她、它);他(她、它)们:促其早日实现。不能任其自流。3.指示代词。那个;那样:查无其事。不厌其烦。4.指示代词。虚指:忘其所以。5.姓。6.表示揣测、反诘:岂其然乎?。其奈我何?7.表示请求或命令:子其勉之!8.词缀:极其。尤其。如其。[jī]用于人名,郦食其(LìYìjī),汉朝人。

自:1.自己:自动。自卫。自爱。自力更生。自言自语。自告奋勇。自顾不暇。不自量力。2.自然;当然:自不待言。公道自在人心。两人久别重逢,自有许多话说。3.姓。4.从;由:自小。自此。自古。自远而近。自北京出发。选自《人民日报》。来自各国的朋友。

便:[biàn]1.顺利,没有困难或阻碍:便当。便利。便道。便民。2.简单的,礼节上非正式的:便宴。便衣。便函(形式比较简便的信件)。简便。便宜。随便(适当地,看事实需要而自行处理事情)。3.便利的时候:便中请来信。4.就:说了便做。5.排泄屎尿或排泄出来的屎尿:大便。便秘。[pián]1.〔便便〕肚子肥大的样子,如“大腹便便”。2.〔便嬖〕封建统治者所亲近宠爱的人。3.〔便佞〕善于用花言巧语讨好的人。

成语评论

听其自便”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随他去吧”,通常用来表达对他人选择的尊重或放手的态度。比如,朋友小张想辞职创业,家人劝了几次后说:“既然他心意已决,咱们就听其自便吧。”这句话既隐含担忧,又带着对当事人自主权的认可。

有人可能会问:“什么时候适合用‘听其自便’?”这其实取决于关系的边界感。比如同事总熬夜加班,你提醒过健康风险后对方仍坚持,这时候说“听其自便”反而能避免冲突——成年人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过度干涉反而容易变成控制。

我曾在团队管理中实践过这个理念。有个实习生总爱用“野路子”做方案,起初大家想纠正他,后来决定给他两周自由发挥。结果他设计的海报点击量比常规版本高出30%。这件事让我意识到:所谓的“正确方法”未必适合所有人,有时“听其自便”反而能激发创造力。

但要注意,“听其自便”不等于冷漠。就像孩子学骑自行车,父母会先教基本要领,摔倒时及时扶起,而在平衡感掌握后才会松手。关键是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给予自由空间。生活中许多矛盾,恰恰源于该放手时攥得太紧,该介入时又放得太开。

现代社会强调个人意志,但人与人之间始终存在责任牵连。如何在“为他好”和“让他选”之间找到平衡点?或许答案就像放风筝:握着线的人要感知风的力度,既不让风筝栽跟头,也不让它完全脱离掌控。这种动态的调整,或许比单纯“听其自便”或“全程干预”更有智慧。

听其自便的造句

  1. 造句 对这样的事情,我们就听其自便吧.
  2. 造句 她不想谈话时,我们就听其自便吧.
  3. 造句 言尽于此,黄巢用与不用,听其自便。
  4. 造句 不抵抗,即使勒令缴械,占领营房,均可听其自便。
  5. 造句 民有嫁妻、卖子欲归父母者,听其自便;敢拘留者,按法律治罪。
  6. 造句 目到总兵府,李汉超分派诸将,清点粮草,整理防城器械,还派出军卒出城到四乡贴出布告,告知四乡百姓,宋辽两国又要交兵,百姓们是撤是留,听其自便。
  7. 造句 凡属贵臣望族以及诗礼之大家,俱遵王制;其倡、优、隶、卒及目不识丁之小户,听其自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