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āi lǐ sā jiān
成语解释:形容外表痴呆,内心奸诈。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你休要呆里撒奸;你待要恩情美满,却教我骨肉摧残。”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人狡猾
繁体字形:獃裏撒姦
英文翻译:To commit adultery
呆:1.傻;愚蠢:痴呆。2.不灵活;死板:呆头呆脑。两眼发呆。3.同“待(dāi)”。注:呆4.旧读ái,此义又作“騃”。故《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将“騃”作为“呆(ái)”的异体字处理。后《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规定“呆”统读dāi,而“騃”并无dāi音,故不将“騃”作为“呆(dāi)”的异体字。
里:[lǐ]1.(里儿)衣服、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纺织品的反面:被里儿。衣服里儿。这面是里儿,那面是面儿。2.方位词。里边(跟“外”相对):里屋。里圈。往里走。3.街坊:邻里。里弄。4.家乡:故里。乡里。5.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6.姓。7.长度单位,1市里等于150丈,合500米。[li]1.里面;内部(跟“外”相对):手里。箱子里。话里有话。2.附在“这、那、哪”等字后边表示地点:这里。那里。头里。
撒:[sā]1.放开;张开:撒手。撒网。一撒线,风筝就上去了。2.尽量使出来或施展出来(贬义):撒赖。撒酒疯。[sǎ]1.把颗粒状的东西分散着扔出去;散布(东西):撒种。年糕上撒了一层白糖。2.散落;洒:把碗端平,别撒了汤。3.姓。
奸:1.奸诈:奸笑。奸计。老奸巨猾。2.不忠于国家或君主的:奸臣。3.出卖国家、民族或阶级利益的人:汉奸。内奸。为党除奸。4.自私;取巧:藏奸耍滑。这个人才奸哪,躲躲闪闪不肯出力。5.奸淫:通奸。强奸。
嘿,你听说过“呆里撒奸”这成语吗?这词儿乍一听挺逗的,字面意思像是说“装傻充愣却暗藏坏心眼儿”。举个栗子啊,老张在办公室总摆出一副憨厚老实的模样,开会时还挠头说“这事儿我不太懂”,结果年终考核时他悄摸抢了同事的功劳,你说这不就是典型的呆里撒奸嘛!
等等,这成语到底想说啥?核心问题来了:装傻和使坏为啥能扯到一块儿?说白了,这就是表面装糊涂、内心算盘打得噼啪响的生存智慧。就像菜市场大妈砍价时先夸卖家“小伙子真会做生意”,转头却把白菜价压到三折,这波操作可不就是现实版的呆里撒奸?
说真的,现在职场上这类现象还真不少见。隔壁部门的小王天天抱着保温杯装佛系,结果项目竞标时亮出准备三个月的方案,把领导都惊着了。要我说啊,这种“扮猪吃老虎”的套路,用得好了叫策略,用过了火可就成了心机boy。
换个角度看,这成语倒提醒咱们要带点“防人之心”。你看电视剧里那些宫斗高手,哪个不是表面姐妹情深,背地里给你使绊子?不过话说回来,做人还是实在点好,整天算计多累啊!就像我家楼下早点摊的老李,二十年如一日卖油条,虽然不会耍心眼,生意照样红火。
依我看呐,现代社会讲究的是“真诚才是必杀技”。偶尔装傻充愣能避免尴尬,但要是把呆里撒奸当常规操作,迟早要翻车。就像打游戏开外挂,短期看着风光,长远来看绝对掉口碑。各位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最后唠叨两句,这成语其实挺反映人性两面性的。咱们既要看懂别人的小九九,也别让自己活成当初讨厌的样子。记住了啊,聪明劲儿要用在正道上,别整那些虚头巴脑的,你说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