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ī 湿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nì shī rú mò

成语解释:“呴”念xǔ。语本《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呴以湿,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互相救助。

成语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大宗师》:“相呴以湿,相濡以沫。”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濡濕濡沫

英文翻译:Dampness

呴湿濡沫的意思

呴:[hǒu]古同“”。[xǔ]慢慢呼气:“吹呴呼吸,吐故纳新。”[gòu]鸣叫。

湿:沾了水的或显出含水分多的(跟“干”相对):湿度。潮湿。地皮很湿。衣服都给雨淋湿了。

濡:1.沾湿;沾上:濡笔。2.沾染:耳濡目染。3.停留;迟滞。

沫:1.沫子:泡沫。肥皂沫儿。马跑得满身是汗,口里流着白沫。2.唾液:相濡以沫。3.姓。

成语评论

你听说过“呴湿濡沫”这个成语吗?它听起来像不像两条小鱼在干涸的泥坑里吐泡泡?其实这个画面正是成语的起源。今天我们就用生活中的例子,聊聊这个既陌生又有趣的词汇。

问题一:呴湿濡沫到底是什么意思? 去年社区水管爆裂停水,张阿姨把自家储水桶搬到楼道,挨家挨户给邻居分水。这种“你帮我递水桶,我帮你看小孩”的场景,就是呴湿濡沫的现实写照——在困难环境中互相扶持,就像用唾沫湿润同伴的鱼。

问题二:和雪中送炭有什么区别? 快递小哥老李有次送餐摔伤腿,同事们自发帮他代班半个月。这种平等互助的关系更接近呴湿濡沫,而雪中送炭往往带有强弱分明的帮助关系。就像两条小鱼互相吐水沫,谁也不是救世主,而是共同生存的伙伴。

现代社会的呴湿濡沫 我常看到写字楼里的“咖啡互助组”:A同事带美式,B同事回请拿铁,这种默契的礼尚往来,何尝不是职场版的呴湿濡沫?比起刻意的帮助,这种自然流动的善意更能滋养人际关系。

换个角度看困境 有位创业的朋友说得好:“行业寒冬就像退潮后的沙滩,这时候才能看清谁在和你互相‘吐泡泡’。”危机中的互助反而能沉淀真伙伴,这或许就是呴湿濡沫给现代人的启示——困境不是终点,而是检验关系的试纸。

下次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不妨想想这个成语。或许我们做不到倾囊相助,但递一瓶水、分享一把伞,这些微小的善意举动,正在让城市森林变成温暖的池塘。

"呴湿濡沫"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