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ē fó mà zǔ

成语解释:原指如果不受前人拘束,就可以突破前人。后比喻没有顾虑,敢做敢为。

成语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宣鉴禅师》:“是子将来有把茅盖头,呵佛骂祖去在。”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呵佛駡祖

英文翻译:act with courage and determination

呵佛骂祖的意思

呵:[hē]1.怒责:呵禁。2.呼气:呵冻。呵气。[呵呵]笑声:笑呵。[呵护]爱护、保护。3.同“”。[ā]同“”。[á]同“”。[ǎ]同“”。[à]同“”。[a]同“”。

佛:[fó]1.梵语“佛陀”,是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亦是佛教徒对修行圆满的人的称呼:佛爷。佛像。借花献佛。2.指“佛教”(世界主要宗教之一):佛家。佛寺。佛老。佛经。佛龛。佛事(佛教徒诵经、祈祷及供奉佛像等活动)。[fú]1.〔仿佛〕同“仿”。2.古同“”,违背,违反。[bì]古同“”,辅弼。[bó]古同“”,兴起。

骂:1.用粗野或恶意的话侮辱人:不打人不骂人。2.斥责:他爸爸骂他不争气。

祖:1.祖父,称父亲的父亲,也用来称祖父一辈的亲属:祖孙三代。外祖。2.祖宗。泛指祖父以上的先代:高祖。远祖。3.事业或派别的创始人:鼻祖。祖师爷。

成语评论

呵佛骂祖”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叛逆,但它的意思究竟是什么?举个例子:在团队会议上,小张直言不讳地指出公司沿用十年的工作流程效率低下,甚至调侃领导“别总拿老规矩当圣旨”,同事悄悄说他这是“呵佛骂祖”。这里的小张并非真的不尊重前辈,而是用大胆的方式挑战传统思维。

为什么说“呵佛骂祖”有双面性?想象一个刚入职的年轻人对资深主管说:“您的方法在三年前有效,但现在市场变了。”这种看似冒犯的行为,实际上可能推动团队突破瓶颈。但若缺乏事实依据或态度傲慢,就容易变成单纯的情绪宣泄,反而阻碍沟通。

这个成语只能用在批评他人吗?未必。比如某作家在自传中写道:“我年轻时总想推翻前人的写作套路,现在才懂继承与创新缺一不可。”这种自我反思式的表达,同样符合“呵佛骂祖”内核——打破框架的勇气需要与沉淀的智慧结合。

当代人如何把握这个尺度?观察那些成功的创业者会发现,他们往往既尊重行业规律(佛与祖),又能提出颠覆性方案(呵与骂)。就像用新能源车改造传统汽车业,不是全盘否定内燃机技术,而是重新定义出行方式。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的价值在于提醒我们:真正的进步不是跪着膜拜,也不是站着谩骂,而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就像登山时,既需要借助前人铺设的登山钉,也要自己寻找新的落脚点。

下次遇到需要突破常规的情境时,不妨自问:我的质疑是建设性的创新,还是破坏性的否定?答案或许会帮助我们更聪明地运用“呵佛骂祖”的智慧,在变革与传承之间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点。

呵佛骂祖的造句

  1. 造句 他们十年前曾是很好的朋友,但现在碰到一起,却呵佛骂祖,彼此都感到别扭。
  2. 造句 此子他日,向孤峰顶上,盘结草庵,呵佛骂祖去在。
  3. 造句 所以禅宗讲究不立文字以心传法乃至呵佛骂祖,盖因于此。
  4. 造句 一边呵佛骂祖,一边割肉饲鹰者大有人在。
  5. 造句 正在这一老一少呵佛骂祖之时,慧显的弟子龙树跑进禅堂,兴高采烈的道“宗主,我师父的魔灵除去了,禁锢在黑像中的命魂也回归本身了”。
  6. 造句 此时,殿外前坪内已经聚集了不少香客与僧人,胖妇人这番呵佛骂祖的话语一出,立时引起一片大哗。

"呵佛骂祖"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