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ìng cí qiǎn yì
成语解释:亦作“命词遣意”。运用文词表达思想。
成语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第80卷:“然亦须得其命辞遣意方可。”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作文
繁体字形:命辭遣意
英文翻译:A choice of words
命:1.动植物的生活能力:生命。救命。逃命。拼命。命脉。性命。相依为命。2.迷信认为生来就注定的贫富、寿数等:天命。命相(xiàng)。命运(a.迷信指生死、贫富和一切遭遇;b.喻发展变化的趋向,如“人民一定能掌握自己的命命”)。3.上级对下级的指示:奉命。遵命。命令。使命。4.给予(名称等):命名。命题。命意。5.指派,使用:命官。
辞:1.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学体裁。2.言语文词:辞令。修辞。3.告别:辞行。4.不接受;请求离去:辞谢。辞职。5.解雇:辞退。他被老板辞了。6.躲避;推托:万死不辞。不辞辛苦。
遣:1.派;打发:特遣。遣送。2.排解;发泄:遣闷。消遣。
意:1.意思:来意。2.愿望:满意。3.料想:出其不意。4.事物流露的情态:春意。5.意大利的简称。
“命辞遣意”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但它其实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举个例子:同事小王在项目汇报时,只用三句话就讲清了技术难点和解决方案,领导当场竖起了大拇指——这就是典型的“命辞遣意”。精准选词+清晰表意,像手术刀一样直击问题核心。
为什么我们需要这种能力?想象你去医院看病,医生说“可能有点小问题需要处理”和“右肺下叶有3毫米结节,建议三个月后复查”,哪种表达让你更安心?后者用具体数据替代模糊描述,既避免恐慌又传递必要信息,这就是命辞遣意的现实价值。
有个有趣的现象:菜市场讨价还价的高手往往深谙此道。卖菜大姐说“今早刚从地里摘的”比“这菜新鲜”更有说服力,因为“今早”“地里”构成了具体场景。可见命辞遣意不单是文化人的专利,而是藏在生活中的沟通智慧。
如何在写作中运用?试着把“天气很热”改成“柏油马路软得像巧克力,知了的叫声里带着金属摩擦声”。不用“热”字,却让读者感受到滚烫的温度。好的表达就像拼乐高,每个词语都是精心挑选的零件,拼出来的画面自带说服力。
有次我帮邻居修改投诉信,把“服务态度恶劣”换成“工作人员三次挂断电话,且未告知后续处理流程”,第二天物业经理就登门道歉。精准的事实描述比情绪化指责有效十倍,这个发现让我意识到:语言是把钥匙,命辞遣意就是找到最合适的那把钥匙孔。
下次遇到需要说服别人的场合,不妨先问问自己:我的核心观点是什么?哪些细节能像放大镜一样聚焦这个观点?删掉那些“大概”“也许”的模糊词,换上具体的时间、动作、数据,你会发现语言突然有了四两拨千斤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