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hì
  • xiáng
  • guāi
  • zhì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é qì zhì xiáng,guāi qì zhì lì

成语解释:和气:和睦;乖气:不和顺;戾:罪过。和睦招致吉祥,不和招致灾祸

成语出处:清·百一居士《壶天录》中卷:“和气致祥,乖气致戾,处家固然也,即涉世亦何不莫然!”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和气致祥,乖气致戾

英文翻译:Be gentle, be grumpy

和气致祥,乖气致戾的意思

和:[hé]1.平和;和缓:温和。柔和。和颜悦色。2.和谐;和睦:和衷共济。弟兄不和。3.结束战争或争执:讲和。媾和。军阀之间一会儿打,一会儿和,弄得百姓不得安生。4.(下棋或赛球)不分胜负:和棋。和局。末了一盘和了。5.姓。6.连带:和盘托出。和衣而卧(不脱衣服睡觉)。7.引进相关或比较的对象:他和大家讲他过去的经历。柜台正和我一样高。8.表示联合;跟;与:工人和农民都是国家的主人。9.加法运算中,一个数加上另一个数所得的数,如6+4=10中,10是和。也叫和数。10.指日本:和服。[hè]1.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和寡。一唱百和。2.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和体裁做诗词:奉和一首。[huò]1.粉状或粒状物掺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使成较稀的东西:和药。藕粉里和点儿糖。2.用于洗东西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衣裳已经洗了三和。二和药。[huó]在粉状物中加液体搅拌或揉弄使有黏性:和面。和泥。和点儿水泥把窟窿堵上。[hú]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气:1.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气体。2.呼吸: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3.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气候。气温。气象。4.鼻子闻到的味:气味。臭气。5.人的精神状态: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6.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气我了。气恼。气盛(shèng)。忍气吞声。7.欺压:受气。8.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气功。气血。气虚。9.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气。湿气。10.景象: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致:1.给予;向对方表示(礼节、情意等):致函。致电。致欢迎词。向大会致热烈的祝贺。2.集中(力量、意志等)于某个方面:致力。专心致志。3.达到;实现:致富。学以致用。4.招致;引起:致病。致癌。致残。5.以致:致使。由于粗心大意,致将地址写错。6.姓。7.情趣:兴致。景致。别致。有致。毫无二致。8.精密;精细:细致。精致。工致。

祥:1.指吉利:吉祥。不祥。2.姓。

乖:1.(小孩儿)不闹;听话:小宝很乖,阿姨都喜欢他。2.伶俐;机警:这孩子嘴乖。上了一次当,他也学得乖多了。3.违反;背离:乖违。有乖人情。4.(性情、行为)不正常:乖戾。乖谬。

气:1.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气体。2.呼吸: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3.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气候。气温。气象。4.鼻子闻到的味:气味。臭气。5.人的精神状态: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6.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气我了。气恼。气盛(shèng)。忍气吞声。7.欺压:受气。8.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气功。气血。气虚。9.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气。湿气。10.景象: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致:1.给予;向对方表示(礼节、情意等):致函。致电。致欢迎词。向大会致热烈的祝贺。2.集中(力量、意志等)于某个方面:致力。专心致志。3.达到;实现:致富。学以致用。4.招致;引起:致病。致癌。致残。5.以致:致使。由于粗心大意,致将地址写错。6.姓。7.情趣:兴致。景致。别致。有致。毫无二致。8.精密;精细:细致。精致。工致。

戾:1.罪过:罪戾。2.乖张:暴戾。乖戾。

成语评论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一家人正围坐吃饭,弟弟突然抱怨姐姐抢了电视遥控器,姐姐立刻反唇相讥,父母加入战局各打五十大板,最后全家人都气得吃不下饭。这种场景就是典型的"乖气致戾"——当人们被负面情绪支配时,小事也会变成导火索。

记得去年公司项目组有个有趣的现象:A组同事经常互相开玩笑,遇到问题就凑在一起头脑风暴;B组则保持着"公事公办"的态度,成员间鲜少交流。年终考核时,A组不仅提前完成任务,还意外获得了创新奖。这不正是"和气致祥"的现实写照吗?

为什么情绪氛围如此重要?

人脑中有种叫"镜像神经元"的神奇物质,它会让我们不自觉地模仿周围人的情绪状态。就像在公交车上,如果有人开始大笑,整个车厢都会变得轻松起来。这种情绪的"传染性"决定了:当团队中有人持续释放善意,就会形成积极的正循环。

我曾在社区调解中心见过一对邻居:301住户总怀疑楼上故意制造噪音,402觉得楼下小题大做。调解员没有直接评判是非,而是先让双方一起参加社区茶话会。三周后,他们居然合伙在楼道里布置了隔音棉。这个转变印证了我的观察:化解矛盾的关键,往往在于创造新的情感连接点。

现代生活的特别挑战

在微信已读不回都能引发焦虑的时代,保持"和气"确实需要刻意练习。上周我在地铁站见到暖心一幕:早高峰时有人不小心碰洒了豆浆,被溅到的上班族反而笑着说"正好换个新衬衫"。这种瞬间的情绪选择,往往决定着事情会升级为冲突还是转化为趣事。

或许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所谓"和气",不是强颜欢笑的假面,而是明白大多数矛盾都源自理解偏差的清醒认知。就像煮火锅时,各种食材在滚汤里碰撞翻腾,但最终都会成就一锅美味——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愿意给彼此足够的包容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