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àn sòng shàn dǎo
成语解释:关于颂扬,关于祝祷。用来称赞能在颂扬之中带有规劝的意思。
成语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下》:“北面再拜稽首。君子谓之善颂善祷。”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善頌善禱
英文翻译:praise with the advice
善:1.善良;慈善(跟“恶”相对):善举。善事。心怀不善。2.善行;善事(跟“恶”相对):行善。劝善规过。3.良好:善策。善本。4.友好;和好:友善。相善。亲善。5.熟悉:面善。6.办好;弄好:善后。善始善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7.擅长;长于:善战。多谋善断。8.好好地:善自保重。善为说辞。9.容易;易于:善变。善忘。10.姓。
颂:1.颂扬:歌颂。2.祝颂(多用于书信问候):敬颂大安。3.周代祭祀时用的舞曲,配曲的歌词有些收在《诗经》里面。4.以颂扬为目的的诗文:《祖国颂》。5.姓。
善:1.善良;慈善(跟“恶”相对):善举。善事。心怀不善。2.善行;善事(跟“恶”相对):行善。劝善规过。3.良好:善策。善本。4.友好;和好:友善。相善。亲善。5.熟悉:面善。6.办好;弄好:善后。善始善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7.擅长;长于:善战。多谋善断。8.好好地:善自保重。善为说辞。9.容易;易于:善变。善忘。10.姓。
祷:1.宗教徒或迷信的人求神保佑:祈祷。祷告。2.请求;盼望(旧时书信用的敬辞):为祷。至祷。
什么是“善颂善祷”?这个成语听起来像在夸人,但实际使用时可能藏着些小心思。举个例子:公司年会上,小李明明对领导的新政策有意见,却满脸笑容地说“您这个方案高瞻远瞩,我们全力支持”,这就是典型的“善颂善祷”。表面在赞美,实则是为了避免冲突的敷衍。
这个成语到底是褒义还是贬义?古人说“善颂善祷”原本指擅长主持祭祀的人,后来演变成形容表面说漂亮话的行为。就像春节期间亲戚夸你“这孩子将来肯定能当大官”,可能只是客套话。重点不在于话语真假,而在于说话者是否带着真诚的态度。
在职场新人培训时,我见过这样的场景:主管拿着漏洞百出的方案问意见,老员工们异口同声说“很有创意”,等主管离开才私下吐槽。这种集体性的“善颂善祷”,本质上是用吉祥话当保护色。
现代人还需要这种说话方式吗?社交场合确实需要语言艺术。比如朋友穿了件不合身的衣服问你意见,直接说“难看”可能伤感情,“这颜色很特别”就是善意的“善颂善祷”。但过度使用会变成油滑,就像总说“改天请你吃饭”却从不兑现的人,承诺就会失去分量。
我曾观察到一个有趣现象:在家族微信群中,长辈发养生文章后,晚辈们齐刷刷回复“长知识了”“受益匪浅”,其实根本没人点开看过。这种数字时代的“善颂善祷”,正在重塑我们的社交礼仪。
如何辨别真诚赞美与表面文章?关键看后续行动。就像客户说“你们产品特别好”,如果只是客套,很快就会转移话题;如果是真认可,往往会追问具体合作细节。生活中,那个总夸你厨艺好却从不夹第二筷子的人,可能正在实践“善颂善祷”的精髓。
语言就像硬币有两面,“善颂善祷”用得好是润滑剂,用不好就成虚伪面具。真正重要的,或许是在说漂亮话的同时,保留几分坦诚沟通的勇气。毕竟,真诚的“这道菜咸了”,比敷衍的“太好吃了”更能推动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