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pēn yǔ xū yún
成语解释:形容浪花水气的飞溅散逸。
成语出处:明·刘基《送陈庭学之成都卫照磨任》诗:“君不见岷山导戒南纪,喷雨嘘云九千里,瞿唐剑阁键重关,锦城花绕成都市。”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噴雨嘘雲
英文翻译:Rain and clouds
喷:[pēn](液体、气体、粉末等)受压力而射出:喷泻。喷泉。喷药水。火山喷火。[pèn]1.果品、蔬菜、鱼虾等大量上市的时期:对虾喷儿。西瓜正在喷儿上。2.开花结实的次数;成熟收割的次数:头喷棉花。绿豆结二喷角了。
雨:[yǔ]水蒸气升到空中遇冷凝成云,云里的小水滴增大到不能浮悬在空中时,就下降成雨。[yù]古指下(雨、雪等):雨雪(下雪)。雨粟。
嘘:[xū]1.慢慢地吐气:嘘气。2.叹气:仰天而嘘。3.火或蒸气的热力接触到物体:掀笼屉时小心热气嘘着手。先坐上笼屉把馒头嘘一嘘。4.表示制止、驱逐等,一般用shī,也写作嘘。5.发出“嘘”(xū)的声音来制止或驱逐:大家把他嘘下去了。[shī]表示制止、驱逐等:嘘!别做声。
云:1.说:人云亦云。不知所云。2.表示强调:岁云暮矣。3.在空中悬浮的由水滴、冰晶聚集形成的物体。4.指云南:云腿(云南宣威一带出产的火腿)。5.姓。
你有没有遇到过那种说话特别夸张的人?比如明明只是毛毛细雨,他非要说成“天上漏了个大窟窿”!这时候你就可以用“喷雨嘘云”来形容他。这个成语就像给语言装了个放大镜,专门描述那些把小事说得天花乱坠的行为。
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才贴切呢?举个生活场景:同事老张拿着半成品方案在办公室转悠:“我这个创意绝对能颠覆行业格局!”小王偷偷和邻桌说:“老张又在喷雨嘘云了,他上个月还说食堂包子能申请非遗呢。”这里的“喷雨嘘云”既点破了夸张成分,又带着点幽默调侃的意味。
其实这个成语来自《后汉书》的“吐嗽吐嗽,喷雨嘘云”,原本形容巫师作法时的神秘场面。但现代人用起来可接地气多了——直播带货的主播喊着“最后三个库存”,朋友圈里“这辈子吃过最好吃的蛋炒饭”配图,甚至小朋友说“我同桌是全校最厉害的跳绳王”,都能套用这个四字评语。
为什么人们总爱“喷雨嘘云”?可能因为平淡的生活需要调味剂。就像我给媳妇形容她烧糊的排骨是“焦香琥珀色”,虽然本质是厨房翻车现场,但换个说法反而成了生活情趣。不过要注意分寸,要是把“加班改PPT”说成“参与百亿级项目”,那就真成了职场泡沫制造机。
有意思的是,这个成语在艺术创作里反而能化缺点为特色。去年看话剧时,演员用浮夸的肢体动作表现暴风雨场景,导演谢幕时说:“我们就是要用喷雨嘘云式的表演,带观众逃离现实三小时。”你看,同样的词汇换个语境,贬义词就变成了创作理念的注解。
说到底,“喷雨嘘云”就像语言里的辣椒粉,撒一点能提味,撒多了就呛人。下次遇到把蚊子包说成“被不明生物袭击”的朋友,不妨笑着点破:“你这描述够得上喷雨嘘云级别了啊!”既点明事实,又保留了成年人体面的幽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