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ū dū nóng nóng
成语解释:连续地小声地自言自语。有时也带有抱怨的意思。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八回:“这个人定要疯了!昨夜嘟嘟哝哝直闹到五更天才睡下,没一顿饭的工夫天就亮了。”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状语;多表示不满
繁体字形:嘟嘟噥噥
英文翻译:mumble in whispers
嘟:1.形容喇叭等的声音:汽车喇叭嘟地响了一声。2.(嘴)向前突出;撅着:弟弟听说不让他去,气得嘟起了嘴。
嘟:1.形容喇叭等的声音:汽车喇叭嘟地响了一声。2.(嘴)向前突出;撅着:弟弟听说不让他去,气得嘟起了嘴。
哝:小声说话:她在姐姐的耳边哝了好半天。
哝:小声说话:她在姐姐的耳边哝了好半天。
哎哟喂,今儿咱们来聊聊“嘟嘟哝哝”这个成语,你说这词儿听着是不是特像隔壁大爷边看报边抱怨的动静?比如老王捧着手机刷短视频时突然来一句:“这破网速又卡了……”声音小得像蚊子叫,但脸上的皱纹都能夹死苍蝇。这种欲言又止的碎碎念啊,可不就是典型的“嘟嘟哝哝”么?
等等,有人可能要问:“嘟嘟哝哝和自言自语有啥区别?”好问题!你想想看,自言自语是明着跟自己唠嗑,比如小明做题时突然拍大腿:“哎我这公式是不是代错了?”而嘟嘟哝哝更像在喉咙里打转的牢骚,就像你妈边拖地边嘀咕“这地板拖三遍还粘脚”,声音轻得刚好让你听见,又不用接话茬儿。
说到这儿啊,我觉着这成语特别适合形容现代人的“社交求生欲”。举个职场例子:小张开会时听着领导画大饼,嘴上应着“好的好的”,转头就跟同事咬耳朵:“又要加班?这项目进度……”后半句直接吞回肚子里。这种带着三分克制七分吐槽的状态,可不就是职场人的生存智慧嘛!
不过话说回来,嘟嘟哝哝这事儿吧,得看场合。上周我亲眼见着公交车上有个大姐,手机外放震天响,旁边小伙子憋了半天终于嘟囔:“公共场合能不能……”话没说完大姐眼刀就扫过来了。您说这要是换成理直气壮提醒,是不是比含在嘴里的抱怨更管用?所以说啊,该发声时别把话闷馊了。
最后给大家支个招:下次遇到让人抓狂的事儿,与其自个儿在墙角当复读机,不如试试“先深呼吸再开口”的黄金三秒法则。就像我家楼下煎饼摊大爷说的:“话要说得响,饼要摊得圆,心里那点小嘀咕啊,摊开了晾晾更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