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áo
  • tá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áo táo dà kū

成语解释:大声哭叫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6回:“今日看他悲哀欲绝,心里更加不忍,竟嚎啕大哭起来。”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指哭叫

繁体字形:嚎啕大哭

英文翻译:Wail and cry

嚎啕大哭的意思

嚎:1.大声叫或哭:狼嚎。2.同“号(háo)”。

啕:哭:号(háo)啕。

大:[dà]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6.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7.时间更远: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dài]1.〔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tài]1.古同“”。2.古同“”。

哭:因痛苦悲哀或感情激动而流泪,有时候还发出声音:哭诉。放声大哭。

成语评论

嚎啕大哭”这个词,大家可能都听过,但它到底怎么用呢?比如有人丢了最心爱的宠物狗,蹲在路边哭得撕心裂肺,这时候就可以说:“她抱着小狗的项圈嚎啕大哭,眼泪把衣襟都浸湿了。”这种描写是不是瞬间让人感受到情绪的爆发?

有人可能会问:“嚎啕大哭和普通哭泣有什么区别?”其实区别就在动作幅度上。比如电视剧里常有的场景:主角得知亲人离世的消息后,突然瘫坐在地放声痛哭,甚至捶打胸口,这种肢体语言配上“嚎啕大哭”的描述,比单纯说“哭泣”更有画面冲击力。

这个成语适合用在什么场合呢?去年我邻居家孩子高考失利,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嚎啕大哭,整栋楼都能听见呜咽声。这种极端情绪的表达,用“嚎啕大哭”就比“伤心”更贴切。但要注意的是,这个词自带夸张属性,日常小事比如打翻奶茶,用这个词反而会显得违和。

有个有趣的现象:现代人其实很少真正“嚎啕”着哭。地铁站里默默流泪的上班族,医院走廊上压抑抽泣的家属,这些场景用“啜泣”“哽咽”更合适。反倒在古装剧里,嫔妃们失宠时甩着水袖嚎啕大哭的场面,倒成了这个成语的典型应用场景。

为什么中文里会有这么生动的成语?这或许和我们的文化传统有关。记得奶奶说过,旧时农村办白事,专门有人负责“哭丧”,那种拖着长调的痛哭,可不就是活生生的“嚎啕大哭”?这种将情绪外放至极致的表达方式,或许正是农耕文化中情感宣泄的独特印记。

最后想说的是,语言就像调色盘,“嚎啕大哭”属于饱和度极高的那支颜料。用得好能让文字鲜活起来,但若是滥用,反而会失真。下次写作时,不妨先想想:这个场景的情绪浓度,真的需要用到“嚎啕”的程度吗?

嚎啕大哭的造句

  1. 造句 她挨了打,嚎啕大哭起来。
  2. 造句 伤心和委屈的时候,要嚎啕大哭。哭完洗完脸,拍拍自己的脸,挤出一个微笑给自己看。不要揉,否则第二天早上会眼睛肿。
  3. 造句 读到这两首诗,以前隐隐的心酸顿时心痛得嚎啕大哭,很久不能自已!
  4. 造句 人的性情是多变的,有时高兴的手舞足蹈,有时伤心的嚎啕大哭,有时平静的一言不发,有时又兴奋的喋喋不休.
  5. 造句 坎迪亚越想越郁闷,悲愤地嚎啕大哭:“当然不是啊,我只是不小心在死亡山岭深处吃了这枚蛋,没有消化掉就排泄了出来而已!我是一头公龙啊,你们见过公龙下蛋的吗?”。风行烈 
  6. 造句 她醒过来后嚎啕大哭,质问他丈夫这是怎么回事。
  7. 造句 你好像以为我会嚎啕大哭,我望着你焦虑的深情反而释然了,我不难过,因为我喜欢你呀,我比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喜欢你,我比喜欢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要更加喜欢你呀。独木舟 
  8. 造句 我无法控制自己而嚎啕大哭,我不敢相信我如此小心翼翼,按步就班地工作且真诚地祈祷,而这意外仍是重重地伤害我。
  9. 造句 几分钟后,那匹马已经嚎啕大哭起来了,眼睛都哭肿了。
  10. 造句 当小女孩的一个洋娃娃被拿走了,她可能会嚎啕大哭。尽管在玩具被劫走之前她对它一点都不钟情。

"嚎啕大哭"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