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áng
  • zhuī
  • yǐ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náng zhuī lù yǐng

成语解释:比喻显露才华。

成语出处::《旧唐书·高骈传》:“始则囊锥露颖,稍有知音;寻则天骥呈才,急于试效。”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囊錐露穎

英文翻译:Epiphany

囊锥露颖的意思

囊:[náng]1.袋子:布囊。2.像袋子的东西:胆囊。3.用袋子装:囊沙。[nāng]〔囊膪〕猪胸腹部又肥又松的肉。膪(chuài)。

锥:1.锥子,一头有尖用以钻孔的工具。2.像锥子形的东西:改锥。3.用锥子一类工具钻:锥个眼儿。

露:[lù]1.俗称露水。靠近地面的水蒸气夜间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2.没有遮蔽或在屋外:露天。露宿。3.用花叶或果子蒸馏成的饮料:荷叶露。果子露。4.中成药剂型之一。将药剂与水,用蒸馏法制得的澄明液体药品。一般供内服:金银花露。5.显现出来:揭露。脸上露出了笑容。[lòu]义同“露(lù)”。用于口语。

颖:1.稻、麦等禾谷子实带芒的外壳。2.锥子杆儿前端固定针的金属环。也指某些小而细长东西的尖端:脱颖而出。短颖羊毫。3.聪明:颖悟。

成语评论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明明自己挺有本事,却总感觉被埋没在人群里?这时候,有个成语特别应景——"囊锥露颖"。字面意思是就算把锥子装进布袋,尖头也会戳出来,比喻有真才实学的人终会显露头角。

举个职场例子:小张刚进公司时负责整理资料,但他总能把杂乱的数据梳理得井井有条。某次部门会议上,经理临时需要市场分析报告,其他老员工还在翻电脑,小张已经拿着装订好的资料走进来。这不就是典型的"囊锥露颖"吗?有人会问:"整理资料这种小事也能展现能力?"其实工作不分大小,关键是用专业态度把每件事做到极致。

换个校园场景看:李同学在编程社团总坐在角落,直到校际比赛时,他设计的防作弊系统让评委眼前一亮。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与其焦虑"别人什么时候发现我",不如专注打磨自己的"锥尖"。就像智能手机的全面屏设计,工程师们不也在不断突破边框的束缚吗?

现在年轻人常抱怨"内卷",觉得才华没机会展示。但仔细观察会发现,直播平台上农民画家能收获百万粉丝,写字楼里会做PPT的实习生往往最先转正。这就像古人说的"锥处囊中,其末立见",区别在于,现代社会这个"布袋"变成了更广阔的网络空间。

有个有趣的现象:很多成功人士回忆早年经历时,都会提到某个"被看见"的转折点。这印证了"囊锥露颖"的深层逻辑——才能积累到临界点时,突破只是时间问题。就像竹子生长的前四年只长3厘米,第五年开始每天疯长30厘米。

我有个做自媒体的朋友,前两年视频点击量始终不过百。但她坚持研究平台算法,调整拍摄手法,去年突然有条科普视频破百万播放。问她秘诀,她说:"哪有什么突然爆发,不过是把锥子磨了八百遍。"这话生动诠释了传统智慧在现代社会的生命力。

下次觉得自己被埋没时,不妨检查两件事:锥子够不够锋利?布袋是不是太厚了?前者需要持续精进专业能力,后者提醒我们要主动寻找展示平台。毕竟在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真正的好锥子不仅能刺破布袋,还能在搜索引擎里被精准定位。

"囊锥露颖"的相关成语